第882章 作何選擇

 趙瓔珞理了理裙袍上褶皺,鼓足勇氣踏入驛舍。 

 大堂內三張桌子拼在一塊,杜喬和七八人坐在一處喝酒,本該豪情萬千,結果各個愁眉苦臉。 

 耿鴻拋棄在長安附庸風雅的小酒杯,直接用海碗,一飲而盡。“幼時鄉鄰孩童羨慕我吃喝不愁大富大貴,結果到了長安,活的跟條狗似的。” 

 冉智明原是戶部屬官,這個身份到今天戛然而止。原以為這趟差來的輕鬆,不用像以前一般在利益和道德之間糾結。 

 冉智明:“我入仕在戶部做令史,流外官,辦事不敢不盡心不盡力,整整熬了九年方才入流,結果一枕黃粱空。” 

 他若真有背景,就不會在流外苦熬九年。 

 杜喬由此想到自己的出仕之路,“我在家鄉少有文名,赴文會呈謁文求得刺史一紙薦書成為舉進士,千里赴長安參加科舉,結果途中被土匪給捉了。” 

 耿鴻面色微微有些酡紅,“以前沒聽你提過,肯定大吉大利沒事呀!” 

 冉智明:“長林好好坐在這兒,當然沒事。” 

 在座什麼出仕途徑的都有,沒想到還有一個科舉官。 

 杜喬略過匪寨一節,“到長安參加科舉,僥倖得了頭名,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觀盡長安花。人生最盛彷彿就在那一日,此後再無建樹。” 

 杜喬在吏部專管文書,理論上可以接觸到大吳所有官員的履歷。但杜喬除了他同一屆的,再未接觸到其他科舉官員,這些人僅從履歷上沒有任何問題,無法升遷似乎只是缺乏貴人提攜。 

 如今終於找到原因,從州郡諸多才子中脫穎而出舉薦到長安參加科考,與全國各地的文華之士比試,選出來的都是真材實料者,想依傍個把貴人如何會是難事呢。 

 萬宜民年紀最長,且早早“認了命”,看起來情緒比其他猛受衝擊年輕人穩定得多,還顧得上給他們倒酒,“慢慢喝!” 

 反正他們在驛館吃喝公款報銷,該吃吃該喝喝,別想著給朝廷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