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自知之明

 唐高卓卻後悔了,“我應該在行營,不應該在這裡。”

 倒不是一心報國,吳越此來,順便把鄭奇文帶走了,顯然是要把待遇向陸德業看齊。

 以二人在行營半階下囚的身份,唐高卓刑案出身的跟腳,說不定這兩人就落在他手裡,再不濟給範成明打下手也行。

 有仇報仇,有怨報怨,有氣當然得出!

 這會最高興的無疑是萬宜民,一朝走馬上任,平白多得幾個幫手。兩衛用實際行動證明,絕不插手民政。孫昌安率幾百人守在城中,全為維護治安。

 關鍵吳越把鄭奇文帶走了,文官一級壓一級,人雖被困住不得外出,但兩衛一旦出征看守鬆懈,讓鄭奇文鑽了空子傳出信來。

 奉命,心裡那關過不去,不奉命,五姓七望出身的京官,輕易得罪不得。還是行營好,有河間王世子的官威壓著。

 萬宜民一身輕鬆,上頭無人,百廢待興,全憑施為。

 帶著代理銜的官員們重新梳理一番昌寧縣的情況,面面相覷。確定這是百廢待興,不是千,不是萬?

 汲志用開啟一個要命的話題,“去年的秋稅、今年的春稅還沒個說法呢!”

 收肯定沒收上來的,但要不要追繳是一個問題。

 哪怕前事不究,今年的秋稅卻是實打實落在他們頭上的催命符。但凡敢催,被壓迫至極的百姓,哪怕有大軍在旁待命,也會一把火將他們燒個乾淨。

 萬宜民抬頭望天,希望天降一個太守刺史來,天塌下來他們自去頂著。

 唐高卓沒當過地方官,但清楚其中的彎彎繞繞,栽在稅賦上的官員從來不少。自發打起招人廣告,“諸位,有沒有興趣棄文從武?”

 唐高卓先前不清楚範成明的意圖,杜喬悄悄點撥一番,立馬明白了自己的作用。難為範成明能想到這麼一條路子,真夠野的。所以日後的定位是武官中的文官,明明他從小的夢想是上陣殺敵!

 冉智明長吁短嘆,“晚了!”這會再說辭職轉職已經失了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