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招聘藥工

 林婉婉拱手致謝,“多謝駱娘子。”

 駱凝華懇切道:“不是什麼大事,便是杜家的僕役到衙門跟前攔個好說話的官員,將緣由道明,人家也會幫忙的。”

 林婉婉:“我家那位在南衙,杜家老的老小的小,朝堂上的事兩眼一抹黑,哪能想到呢。”

 駱凝華的話聽聽也就算了,真那麼好辦,就不會有官字兩張口的說法。或者只是尚書家的事好辦,杜喬又不是什麼香餑餑。

 二人再寒暄幾句,林婉婉返回醫館,看著杜若昭來來回回忙碌的身影,不禁為小徒弟的前途發起愁來。

 若杜喬回不來長安,杜謙無論在哪兒都有書讀,但杜若昭怎麼辦,做失學兒童?

 趙金業敲門進來,遞上幾頁紙張,“林大夫,人選已經確定,你看看。”

 近來莊子上的事告一段落,祝明月抽走不少人,讓趙家爺孫倆忙活好一陣子。好在人手迅速補充上來,趙金業終於從田間地頭抽出身來,回到濟生堂繼續站藥櫃。

 不愧是走傳統學醫路線從藥童做起的,他在藥櫃做事,就是比朱淑順幾個臨時被抓壯丁的幹得漂亮。

 濟生堂又要進新人,這次進的不是大夫,也不是徒弟,而是藥童。

 濟生堂製藥業務不斷擴大,僅靠他們幾個忙不過來。林婉婉鄭鵬池等人要看診,朱淑順幾個要學習,不可能全心全意撲在製藥上。

 趙大夫出了一個主意,招藥童亦或稱之為藥工,專門負責炮製和製藥。特別提醒,最好不要從各個醫家裡招,找身家清白的或者直接買人都成。

 林婉婉先在各個作坊鋪子放出話去,通過老員工的關係大網捕魚,敲定時間統一面試。

 藥工不能不懂藥理知識,單以傳承論,朱淑順等人算內門弟子,藥工們頂多算外門甚至記名弟子。

 前者是師徒關係,後者更多的是僱傭關係,學不著高深的醫學知識,但不似前者那般限制頗多。

 林婉婉看著首頁一個熟悉的名字——高鳳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