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吏部任官

 時間不過半年感情不深,又無生育之功,論侍奉公婆,眾所周知吳嶺少有待在王府,南衙才是他的家。

 實在沒什麼拿得出手的功績,繞回原點。杜玉儀:“待小娘子好,世子必然記你的情。”

 杜和兒釜底抽薪,哭得更傷心,“姑父姑母待我不薄,侄女敢不盡力。孃家才是女子的靠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我雖非小娘子生母,只願世子看在侄女入府以來侍奉恭謹,能留出一絲閒情聽聽婦人之言,哪怕就此遭到厭棄也心甘情願。”

 寶檀奴的生母是誰,吳越的原配,明媒正娶的世子妃,最後落得什麼下場?

 吳越在千里之外,擺明對陸德業不善,杜和兒上趕著去求情,會是何結果?

 必然遭到厭棄!

 吳越用實際行動證明他是長安城中一等一的薄情郎,從不為兒女私情所困。

 杜玉儀從來不是困擾,杜家本家的態度才重要。

 杜和兒給來助陣說情的嬸孃嫂子兩個選擇,是選她這個大概率轉正的世子妃,未來的親王妃,還是選那個搖搖欲墜當侍郎夫人的姑母。

 不管深不深,論及感情雙方都有,但哪個對杜家門楣加成更大顯而易見。

 河間王府統兵,位高權重。陸家沾一身腥,陸德業辦的事上不得檯面,沒將杜玉儀拒之門外,還領她來王府求情,已經是看在親戚情面上了。

 無需多言,杜家本家的夫人娘子不再逼迫杜和兒,調轉槍頭勸解杜玉儀放開心懷。

 這個說,“陸家百年名門,必不會辱沒。”那個勸,“妹夫有功於社稷,皇帝定會念情。”

 還有真怕杜和兒年輕面皮薄求到吳越跟前,“山高水長,隻言片語哪能盡然,往後再做計較。”

 沒一個人敢說陸德業做的沒錯。

 ……

 杜和兒借坡下驢,“我年輕沒主意,全賴諸位嬸孃嫂嫂畫策。”眼眶裡泛著熱淚,眼神卻冰冷。看,這就是親人,熙熙攘攘皆為利益。

 唯一值得安慰的,大概是母親沒念著虛妄的親族利益前來逼迫,反而託病不至。若有朝一日落難,會心疼自己的恐怕只有母親,但也只能心疼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