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拍賣結束

 帳篷之間距離近,隔音效果差。已經不是隔牆有耳,是隔布有耳了。故而拍賣會正式開始後,每個人都不由自主降低音量。 

 謝元志本沒資格參與此等盛會,但架不住有個“帶頭大哥”。據說主家某位娘子嫁到高門大戶,恰好生的郎君隨吳越去行營。念著舅家的恩情,送了一張帖子。 

 負責經營的掌櫃的去看了兩回貨,“批發價”動人心魄。便宜但起點太高,沒點家底參與不了。 

 掌櫃開動腦筋稟告主家,拉幾個河東本地的行商入夥。家中經營日久,田產糧食不缺,但兩衛這麼一甩賣,本地相關行業得吃撐著,最好的辦法就是運去外地。 

 別看帳篷裡只有五人,外頭還有兩個等消息的“小弟”。 

 謝元志清楚自己的角色,他既不從事相關行業,又非糧商。能摻和一腳全靠充足的資金,加之在外地有門路。 

 左手邊的夥伴應道:“八百匹絹,五百二十石粟米,比市價低三成多。”賺大發了。 

 對面的小夥伴鬍子差點揪斷兩根,與自家的筆記對照,“但三百匹中多是雜絹……”撿漏的可能性小。 

 左手邊的小夥伴:“便全是雜絹亦有的賺。”布帛可是硬通貨,這價格還要求什麼品類! 

 帶頭大哥做出決定,“我們本錢小,能選的貨物不多。” 

 暗拍不會當堂出結果,中不中標尚是未知數。預算有限,萬一多中幾樣,拿不出那麼多糧食來。 

 謝元志聽出帶頭大哥的意思,還是想搏一搏,慎重道:“第一場該是試探居多。”競拍者不會飈出高價,他們尚有中標的可能。 

 幾個合夥人心一橫,總不能白交了二十石糧進來。 

 “填多少?” 

 帶頭大哥:“抬到七百石上。”利潤不多,但還有的賺。 

 旁邊人提醒,“要不要在後頭再加幾鬥米。”七百這麼整齊的數字,萬一有人同他們填的一樣,還能憑藉幾鬥米勝出。 

 謝元志:“我們也是河東有頭有臉的行商,幾鬥米像話嗎。”聲音一弱,“要不再加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