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矮莖稻

接下來,慕雲又瀏覽智能機械人其他技術,如運動系統,材料運用,平衡系統,算法等等。

之後,慕雲搜索:“矮莖作物。”

數據:“矮莖作物,適用於宇宙飛船立體農業生產,需要使用植物株高調節劑。立體農業就是建造多層置物架,每層放土壤托盤,種植作物,採用人工光照、人工控溫、人工調節空氣成分和滴灌技術。”

慕雲根據這矮莖作物數據,琢磨藍星立體農業實驗計劃:首選實驗用地,是土地貧瘠的地區,比如鹽鹼地,沙漠,凍土帶等等。農業生產建築物,是高十五米的大棚,內設二十層置物架,每層高60釐米,放置土壤托盤,種植水稻,使用植物株高調節劑,控制水稻株高30釐米,不改變水稻基因,採用人工光照,人工控溫,人工調節空氣成分,滴灌。理論上,一畝建築面積,相當於種植十畝良田。缺點,成本高,耗費能源多。

能源?怎麼解決?慕雲繼續思考。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