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隻藍色 作品

149.第149章 郭啟林 爸您實話實說如果

“哎,吆喝著賣,哎呦吧,吆喝著賣我這布大件了吧。不要那一樁,再來這一樁,樁樁件件大不相同不一樣兒嗒,瞧瞧這塊布,你看看這個色。”

郭啟林雙手拿著布,輕輕一抖,亮了出來,“沒有褒貶沒有蘸兒沒有窟窿眼兒,這是什麼色,這是本色白,它怎麼那麼白,怎麼那麼白,你說怎麼那麼白?”

被搭檔一問,閻鶴相在桌子後一愣,“誒,我哪兒知道啊!”

“因為它是白的。”

“廢話!”

“怎麼那麼白?氣死頭場雪,不讓二路霜,氣死了頭號地洋白麵兒了吧,氣死趙子龍,也不讓小羅成,誰見過薛白袍亞賽那個小馬超哇。

不提這種白,單提這種布,買到家裡去,縫被單兒啊、做被裡兒、裁門簾兒、你砸褲褂兒去吧,禁鋪又禁蓋,禁洗又禁曬,禁拉又禁拽,禁蹬又禁踹!”

表演著賣布頭,郭啟林下了功夫。

劇場當中的叫好聲不斷,連師兄弟都第一次見大林這樣表演,味道、感覺一下子全部起來了。

不僅賣布頭,郭啟林還來了幾個柳活,以前他不多展示柳活,現在不一樣,身體優化、嗓音上限、唱功經驗都有,要來柳活輕輕鬆鬆,能碾壓一幫的相聲演員。

柳活表演完,郭啟林、閻鶴相兩個人鞠躬下臺,今天這一次重返德芸社的演出便到此為止,以後會不會過來,估計概率不大了。

但雖說是表演,卻有點像砸場子。

誰叫觀眾還有直播間的網友去努力回想都回想不出,除了退社的幾個,德芸弟子當中能有多少比得上今天這一段表演的。

今天少班主的表演完美體現了自己的地位。

可惜以後他再不會走相聲這一條道路。

為什麼不走,完全因為德芸社以及他這個父親和後媽,要知道以前郭啟林也是愛相聲的,在小劇場幹了那麼多年都不想放棄。

結果倒因為其他原因不得不放棄。

十分諷刺。

讓他學相聲的是郭得剛,讓他說不了相聲的也是郭得剛所在的家庭。

冷不丁想起這茬,郭啟林感慨萬千,回頭去向師兄弟扎堆的側幕,先把大褂給脫下來。

看見他脫,還刻意不看自己這邊的上場口時,郭得剛眼神放空,內心不禁出現了一絲疑惑,難不成真是自己斷送了一個相聲好苗子?

以前他希望孩子說相聲,後來孩子說了,說的不差,現在說得更好,以後恐怕更厲害,絕對能將德芸社相聲招牌再次打起來。

因為剛才的賣布頭,饒是他聽得都入迷,一字一句,一個氣口一個頓挫沒有落下半分,掌握得熟練無比。

遇到這種表演,但凡說相聲的內心都禁不住激動,因為太好了,年紀還這麼輕。

而就在這時候,

“好哇,少班主就是少班主,賣布頭的味道太正了。”

“大林實力能硬抗現在多少相聲演員,要是繼續說相聲,百分百能接起德芸相聲班底。”

“還接班?現在已經不是相聲班了,是公司,公司你沒有股份連句話都說不上,知道大股東的話語權嗎?”

“別說,真是這樣,怪不得離開。父子倆都沒股份,當兒子的要繼續幹相聲,說不定一點後路沒有。”

小劇場的特點便是收音,觀眾們在眼。

比如少班主、怪不得離開,沒有股份等。

郭得剛聽見後目光一沉,再想起大林剛才表演的相聲,突然升起了一種由衷的後悔。

這種後悔不再假惺惺,真正的後悔了。

郭得剛也愛相聲,也希望徒弟傳承相聲,奈何公司發展大多偏娛樂,而偏娛樂的原因除了利益外,就是實在沒有多少像漕運京等人能真正硬打的相聲演員。

各有各的風格,可就是沒相聲的風格。

現在想起漕運京、何偉等人,他們在過去的確是神仙打架了,所以才創造出德芸的一陣輝煌和大眾誇好。

到底弟子才是德芸的中流砥柱和新鮮血液。

現在郭啟林表演下來給到郭得剛一種當初的感覺,感覺他的本事能再重現那種輝煌,因為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郭啟林現在的表演技藝,不輸當年同歲數的他,彷彿看見了另外一個自己。

又怎麼看不見,他們可是親父子倆,郭啟林胖的時候,兩個人誰見了都說像得不行。

可惜

“哎”

郭得剛嘆出一口氣,為德芸相聲發展感到後悔,後悔沒好好對待大林,早知道他的業務水平能發展到這種紮實和開竅地步,長大後說什麼也多關心關心。

因為郭啟林踏踏實實可以往老藝術家發展了,哪怕天津一些老先生看見,也說不出什麼不好來。

這樣的話德芸社得多厲害?幾十年後都得稱第一。

但這後悔是建立在郭啟林相聲突飛猛進的基礎上,如果不是認識到長進迅速,怎麼會產生後悔。

“大林說得好哇,整段非常舒服。”

石付寬看見孩子下臺,趕緊的一邊去向後臺一邊向著於遷、郭得剛開口。

於遷不斷點頭,心情不錯,看來孩子回來不是為了鬧事,是為了把心中相聲的疙瘩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