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飾的訣別 作品

第二十四章:禁忌物2

當時那隻烏龜還能動,但似乎只剩下一口氣,幾乎快要離死不遠了,我懷疑這是缺水所致,便準備將它放歸池塘。然而,就在我準備將它放生之時,竟然意外的發現在那隻烏龜的脖頸後方,居然有個不斷流淌出黏液的圓形的窟窿,我順著窟窿往裡面看去,驚恐的發現它竟早已被人掏空了內臟,甚至整個胸腔都早就腐爛發臭,還蠕動著爬行的蛆蟲,這突如其來的發現,令我驚恐萬分,當時的我只覺得頭皮發麻,手裡像是握住了一個邪惡的東西,我連忙將那隻幾乎不可能存活的烏龜噗通一聲丟進池塘,便魂不守舍的頭也不回的回了家門,偏偏在歸家後,我意外的聽見有兩名傭人在門前交談著什麼。

“聽說了嗎,葛蕾死了。”

“葛蕾是誰?你是指那個住在橡樹林的老巫婆?”

“是她,她死了有一陣子屍體才被發現,聽說都腐爛了,皮肉都化成了膿。”

原來,她們在聊一位死去的老人,而那位老人的住宅,正是來自我撿到烏龜的地方,我在聽完她們的對話後,不由的脊背發寒,因為她們說的那位老人,是這附近唯一一名女巫,我頓時聯想到那隻明顯被人動過手腳的龜,一瞬間想到了巫術,獻祭,祭品,疾病,死亡,等等與這些字眼相關的所有的不好的事。在那天晚上,我徹夜難眠,我緊盯著窗戶,生怕那死去的女巫從墳墓裡爬出來要來索我的性命,這是一件我親身經歷的真實事件,時至今日,我仍忘不掉那隻詭異的龜,以及那個只在別人嘴裡聽說的足不出戶的女巫。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有些恐懼是莫名且毫無由來的,尤其是對於一個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的孩子來說,一切都顯得是那麼的新鮮,而這些新鮮事物,有時候也可以表現得相當詭異和令人畏懼。很多人天生對爬行動物感到恐懼,譬如四足的蜥蜴與壁虎,或者無足的蛇,甚至是像蜘蛛,毛蟲,蠐螬這樣的昆蟲,當然,也有人天生就喜愛這些生物,他們會覺得這些生物既新奇又有趣,很符合他們的審美。那麼,人與人的觀念,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區別,為什麼會有人對同一件事,持有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呢?我想,應該可以歸結於家庭的教育,以及人的天性,以及人對這些事物最初的印象。

是的,最初的印象往往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當一個人被毒蛇咬傷,或是目睹別人被毒蛇咬傷,那麼他便清楚知曉這一生物的可怕之處,並深知這生物所存在的潛在威脅,便從此對這類生物諱莫如深。可如果最開始毒蛇是作為一道傳統菜餚被端上餐桌,且十分美味的話,我想情況會大有不同。有人愛上了棕熊,只因最初她被棕熊意外的救了一命,也有人被父母遺棄,由狼群養育長大,便表現得像狼,這些都是記錄在冊的案例。

有位哲人曾說過,這世上最可怕的是無知。我很贊同他的觀點,當我們瞭解黑暗,理解黑暗,那麼自然不再有恐懼,或者說,我們不必再恐懼。哪怕是那些能夠威脅人生命的野獸或毒藥,只要我們瞭解,我們理解它們的性情,我們依然能夠將它們降服,甚至即便是與它們面對面,也能找出最有用的保命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