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新案子

或者說朱元璋一直都想要天下,兒子、官員、百姓都按照他設定好的往下運行。

如此保證朱家天下延續萬世。

可王布犁幾句話,就把他自以為是的夢給擊碎。

他猛的站起身來,在小房間內走了幾步,見王布犁面色有些怪異:

“倒是咱想的簡單了。”

王布犁理解郭主事,像他這種埋頭苦幹的官員,只有受累背鍋的份,真要受賞,還輪不到他。

別以為抱上了刑部尚書的大腿,此後就能一帆風順。

那糟老頭子還能當幾年都是個問題。

朱元璋換手下的六部頭頭,還是蠻麻利的。

“王典史,你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嗎?”朱元璋極為感慨:“一句話就點醒了咱,合該給你點便利。”

“倒是也有。”

王布犁輕輕頷首,朱元璋點頭,這小子有所求就行。

“刑部可不可以下發一些破案經費,用來獎賞我手底下的那些書吏們?”王布犁給郭主事再次續杯:

“我曾經也是書吏,這個年歲都是家裡的頂樑柱,可為了辦案都會往裡貼錢,朝廷也不發俸祿,有些書吏家裡生活困難。”

朱元璋的火氣一下子就又燃起來了。

他對於胥吏沒好感。

在朱元璋眼裡,皂隸是為官府服務的低賤奴僕。

他們沒有資格“入正門,馳當道,坐公座”。

現在王布犁竟然要給他自己的書吏討要獎賞,可真是撞他憤怒點上了。

胥吏操控政務,著實是被朱元璋所憎恨的事情。

可目前而言,朱元璋並沒有什麼解決手段,只能不斷的降低這些人的社會地位。

就如同商人一樣,可是物極必反。

到了宣德之後,事情就開始奔著破敗的方向走了。

況且大肆依仗胥吏這種事從北宋就傳下來的。

朝廷的文官們只會寫詩作賦,做了官遇上具體政務,便需要仰仗胥吏的建議和決斷。

愚昧者以胥吏為耳目,懈怠者以胥吏為精神,貪婪者以胥吏為鷹犬。

案牘滿前,漫不加省。

獄情出入,動由此曹。

這便是大明許多主官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