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 作品

第115章 115結案(求訂閱)

 不是所有能讀書的學生家裡都能夠支持一個壯勞力脫產讀書的。 

 朱元璋才會關注一些貧苦學子,並且下令發放月糧,作為優待士人的一種手段。 

 王布犁揹著包裹,在宮人的帶領下,還沒走出宮門。 

 他就看見檢校三三兩兩請一些大臣入宮來。 

 許多人連官服都沒來得及穿,因為太子要的是快速。 

 這些人被檢校“請進”皇宮裡來,著實是嚇壞了,把自己乾的所有壞事都過了一遍,不知道是哪一項事發了。 

 尤其是檢校閉口不言,想要塞點寶鈔都不行。 

 這種情況,放在誰身上,誰不慌張吶? 

 他們就在皇門口查驗放行,耽誤了一會。 

 王布犁二人走出皇門的時候,天已經亮起來了。 

 在皇宮外駐守一夜的平安等人見王布犁出來了,連忙問藍玉呢? 

 “藍將軍還在宮內忙活,太子差你們送王典吏回家。”李景隆揮了揮手: 

 “走吧。” 

 平安便帶著一隊人跟著王布犁走。 

 其餘士卒也都回軍營裡了,皇宮守衛一點都不缺失。 

 “王布犁。” 

 李景隆此時精神抖擻,破獲假鈔案,心情難免會極為興奮,他根本就不想去睡覺。 

 “何事?” 

 “案子破了,你不興奮嘛?” 

 “我破的案子多了去,有什麼可興奮的?”王布犁揹著手慢悠悠的溜達著: 

 “還不如讓我在皇宮裡溜達一圈來的興奮呢。” 

 李景隆知道王布犁說的是事實,可他這個“苦主”可是第一次體驗全過程吶。 

 如今壓在心中的石頭被王布犁給徹底搬走了,心情自然是暢快,總感覺沉冤得雪了。 

 “你這個人著實是沒趣了。”李景隆也有模有樣的揹著手: 

 “皇宮那是你能閒逛的嘛?” 

 “你真是膽子不小,怪不得敢夜宿皇宮!” 

 李景隆說完這話,平安等將士皆是感到震驚。 

 縱然平安是朱元璋的養子,他都沒有在皇宮裡睡過覺。 

 靖難之役。 

 朱允炆派前李景隆為大元帥,李景隆任命平安為先鋒官。 

 可以說給朱棣添堵的建文帝手下大將,除了盛庸就是平安。 

 平安接連打敗朱棣的部將,後又擊敗朱棣。 

 他在戰事當中險些親自刺死朱棣,朱棣幸虧有漢王朱高煦這個兒子在戰場上頗為勇猛,接應了他爹。 

 後來朱棣決定再戰,平安率兵迎戰,又親自斬殺朱棣大將,屢次擊敗燕兵,但是再一次交戰當中,燕軍陷入苦苦支撐,突然天降大風,刮的李景隆帥旗折了。 

 李景隆直接拋棄全部輜重,自己個先逃跑了。 

 朝廷軍見主帥逃走,一下子就慌亂起來。 

 而燕軍則認為天命在他們身上,自是大肆追殺。 

 據傳聞白河溝裡堆滿了朝廷軍的屍體。 

 此戰之後,朝中許多人認為李景隆是故意的,懷有二心之人,要誅殺他,但朱允炆沒有聽。 

 李景隆被罷後的兩年便是平安的主場。 

 他屢次擊敗燕軍,再一次險些刺死朱棣,燕將當中無人能挫其鋒芒。 

 朱棣在整場靖難之役當中,就針對平安、盛庸二人時才會經常有敗績發生。 

 但南軍豬隊友過多,平安最後被更加勇猛的朱高煦俘虜。 

 平安被俘後,燕軍將士紛紛請求殺了他。 

 倒是朱棣感慨他爹所養的勇猛武士,至今就剩下平安一人不肯殺,就送回北平叫世子朱高熾善待他。 

 待到朱棣登基七年巡視北平的時候,翻閱名冊時對著左右說平保兒還在世嗎? 

 平安聽聞後,便自殺了。 

 朱棣下令他兒子繼承平安的職位。 

 “你話說的那麼刺耳做什麼?”王布犁翻了個白眼:“誰夜宿皇宮不是行董卓之事啊?” 

 “你我會做出那種事情來嗎?” 

 “那自然不會。” 

 李景隆嘿嘿笑著。 

 在外面吹吹牛逼咋了,又沒有皇帝的耳目。 

 通過這件事王布犁發現,大明官府目前就是個草臺班子,充斥著大量的混子。 

 他先前還覺得朱元璋很可怕,實則就是自己給他加了濾鏡。 

 現在看來,朱元璋面對一大堆不曾掌握的消息,也不敢自己親自出手。 

 而是讓他兒子出面處理,免得他這個皇帝當庭出錯。 

 王布犁回頭望了一下皇宮。 

 太陽從東邊爬起來,最先照耀的就是皇宮的琉璃瓦。 

 而他自己前面還是一片黑暗的路途。 

 “你在看什麼?” 

 王布犁隨口應付道:“這個點,我還沒怎麼看過皇宮的模樣呢!” 

 “彆著急。”李景隆渾不在意的道: 

 “以後有你受的,瞧瞧這幫去上值的大臣們,天天起的比雞還早呢。” 

 “確實。” 

 王布犁頷首,朱元璋在處理朝政上稱得上是勤奮,儘管許多政策有點一廂情願了。 

 他跟後世子孫崇禎相比,大哥別笑二哥。 

 區別最大的地點,便是老朱是真的敢大殺特殺。 

 而崇禎殺起為朝廷幹活的官員一點不手軟,導致最後許多人執行少做少錯的理念,直接擺爛。 

 寧願不做,也不犯錯才是崇禎官場的生存之道。 

 平安等人都聽得出來李景隆話裡對王布犁的吹捧。 

 人家怕是真的入了天子的眼,今後的前途是大大的有啊。 

 平安作為朱元璋的養子,一直都打熬筋骨,想要在戰事上證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