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 作品

第141章 141誰能把心裡話說出來,是吧,

 第141章141誰能把心裡話說出來,是吧,老朱?

 朱元璋很難看得上底下的大臣。

 因為在他的思維當中,要求一個官員是多面手。

 既要懂文書,還得曉得管理,更要懂司法,

 既曉得治安維穩又能通詩文,既要熟悉軍事,還要善於交際。

 各種繁忙的工作,他都能搞定。

 就如同朱元璋自己個一樣。

 故而老朱對於手底下的這幫大臣們如此廢物的表現,極為不滿。

 誰敢貪汙就直接宰了,順便提拔新人上來。

 他總覺得只要大明官員更新迭代的快一些,就能完全的消滅大元遺留下來的壞風氣。

 留下一個清明的官場環境。

 可是在洪武朝,官員們經常過的就是清明節。

 既要又要的想法,自然是符合皇帝雙標的屁股的。

 王布犁按照傳統,慢慢熟悉典史需要乾的活。

 整理了半天,王布犁發現這活真不輕鬆,直接拿捏全縣。

 像他以前在刑房的時候,幾乎是民不舉官不究的模式,報案的算不得多。

 但是當了典史,就得管一個縣的大小事務。

 王布犁瞧著手底下的這點人,就控制一個縣,不得不感慨一句。

 辦公人員相比於一個大縣,實在是過少。

 “王老弟,你身上的擔子可比以往更重了。”

 宋典史坐在一旁捏著自己的額頭:

 “升官是好事,可咱也要去句容縣承擔更大的擔子了,現在想想,還是如履薄冰啊!”

 “嗨,咱都是大姑娘上轎頭一遭,放手幹唄。

 你有聖旨,你怕啥,只要不違反大明律就行。”

 王布犁把花名冊扔在桌子上,雙腳搭在桌子上。

 宋典史聞言嘿嘿一笑,咱這運氣可太好了。

 他昨天就開始收拾東西騰地方了,今天就回家去。

 明天就帶著老婆孩子一同去句容縣上任。

 蔣環則是把王布犁午睡的東西放進了一個寬敞的大房。

 就再也不是什麼小隔間了。

 待到宋典史走後,王布犁便把兩側的捕快、壯班以及獄卒的人叫過來例行訓話。

 總之就是好好幹,我虧待不了伱們。

 牢頭田留根解散之後,連忙緊來敘話。

 以前就知道王布犁有本事,時常請他幫忙,未曾想本事竟然通了天。

 現在巴結他也不算晚。

 “田頭,我對你只有一個要求。”

 “哎呦,可當不得四爺說頭,叫小的全名就行,有話您開口。”

 “留根啊,獄卒這幾年也沒少撈錢,我也不反對你們在獄中收高價給他們辦事。

 但是可不要什麼人都死命的敲,收斂一些。”

 王布犁提了一嘴。

 田留根有些傻眼,因為按照慣例,有些孝敬是要給典史的。

 現在典史這麼說,他還給不給啊?

 這件事宋典史沒搭腔,顯然是讓他自己去說。

 “四爺,實不相瞞。”田留根靠近弓著身子道:

 “這錢也有您一份,您拿大頭,我們就是一幫跑腿的,能賺什麼錢。”

 王布犁頷首,拍了拍田留根的肩膀:“此事容我想一想做個規劃,總之就是收斂一些。

 我自然不會因為自己發達了,就斷了兄弟們的財路,我新官上任,底下的兄弟們也先配合一二,兄弟們可以打聽打聽,我是那種虧待自己人的人嗎?”

 “明白,明白。”

 田留根心裡有底了,至少王布犁的話,讓他安心許多。

 獄卒哪有錢拿啊?

 還不是靠著從犯人那裡敲骨吸髓養活一家老小!

 田留根便美滋滋的出去了,緊接著是捕頭以及壯班頭分別看談話,都是一樣的。

 貓有貓道,鼠有鼠道。

 他們都有各種搞點錢的手段,同樣也會孝敬典史。

 至於知縣什麼的,大家都不會用他來當靠山。

 吳衛自己都戴著鐐銬,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被替了。

 更重要的是知縣可是流官!

 典史等人一般都是在本地廝混的,更何況王布犁家裡就是應天府本地人,如今他還是天子的女婿。

 大家都清楚得把王布犁拉上賊船當新靠山,那才叫安全。

 相比於在刑房當中,王布犁手底下就那幾個人,抬頭不見低頭見,隨便管管就行了。

 可是目前不算八個巡檢司的手下,他麾下就要超過百人了。

 連劊子手都給王布犁管理。

 相比於宋典史的粗獷管理,王布犁還是希望能夠定下一些規矩,沒規矩如何辦事?

 至少要維持表面上的公平。

 他拿起毛筆,先給牢房規劃一二,必須得上超級vip房間,這種小單間價錢高,捨得花錢就行。

 犯人還可以衝會員,高價購買一些外面的東西。

 想要在牢裡待遇好,就得花錢。

 誰他媽的賺窮鬼的錢吶。

 他們能有幾個錢?

 至於犯人。

 王布犁思考一二。

 要不要讓他們勞動改造,省的天天在牢裡關著,一直白吃牢飯。

 就在王布犁思考的時候,充當門衛的蔣環急忙跑過來:

 “四爺,郭主事來了。”

 “郭主事。”

 王布犁站起身來:“他是來送錢的?”

 “應該是,我看他差人抬著箱子來的。”

 “快隨我迎接一二。”

 王布犁連忙差人把沒有巡街的捕快壯班都叫出來,無論如何都得歡迎一二。

 等了這麼久的經費,終於發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