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 作品

第153章 153我自幼飽讀兵書

 畢竟他們可是清楚王布犁同他們的頂頭上司關係也就一般,結果竟然會舉薦自家上司。

 他人還怪好的。

 “那是。”鄧來發捏著手裡的調令:

 “我得去謝謝四爺,你們該忙忙,等我回來就宣佈戶房新典吏,隨我去見知縣老爺。”

 一群人臉上都充滿了興奮之色。

 待到鄧來發向王布犁道謝之後,縣衙裡的人更加確信了王布犁的手段。

 人家隨口一句話,就能把你往更高品級的衙門去調。

 關建還符合程序,算不得走了什麼私人賄賂之類的。

 王布犁倒是接受了鄧來發的謝意。

 畢竟為了一個小吏,去找刑部尚書商議的事,怕是沒有人會去做的。

 這種機遇也不是誰都能有的。

 鄧來發隨著王布犁一同去見知縣吳衛。

 畢竟這種事還得知會大家的頂頭上司一聲啊。

 吳衛看著手中的調令,鐐銬搭在桌子上,笑了兩聲:

 “到底是布犁,體諒咱們這些老搭檔,專門去跑了一趟。

 宋典史去了句容當縣丞擺了一桌,鄧典吏也要擺一桌啊。”

 “應當的,應當的。”

 鄧來發臉上帶著笑意,就衝王布犁這種做事的效率,昨天跟你說了,第二天這任命就下來了。

 “好好好。”

 吳衛瞧著王布犁,其實他心裡也在打鼓,自己什麼時候能夠調走。

 畢竟胡相那裡也是發了話的。

 只不過因為胡相的算計落空,所以才會顯得效率稍微慢了點。

 “布犁啊,你什麼時候也給老夫使使勁。”

 吳衛把調令還給鄧來發,說著開玩笑的話。

 其實好多真話都是伴隨著開玩笑說出來的。

 “吳老爺做出一些政績來,自然能擺脫困苦。”

 王布犁又坐下來同吳衛說了,建立模範監獄以及對街道進行大掃除的事情。

 現在他有了更上面的渠道,一些事情倒是不那麼迅速的告訴吳衛了。

 畢竟這種事,吳衛也做不了主。

 “梳理街道溝渠,此事屬於兵馬指揮司(後來細化的五城兵馬司),也是歸兵部管理的。

 我們若是貿然出手,怕是落了兵部的面子。”

 今年第一任兵部尚書樂韶鳳已經下來,去國子監當個老師。

 第二任是林榮,雖然是書生出身,但對於軍用物資的儲備、軍械製造極為認真,且異常勤奮。

 老朱十分欣賞他的勤奮,即使跟朱元璋相比還是差點,但已經是冠絕諸臣了。

 故而朱元璋見到林榮後,會時不時的說一句大眼尚書來了。

 林榮狀貌魁梧,眼睛也比旁人大,極有特點。

 “前陣子京師內下雨,溝渠內的臭水至今都沒有散去,甚至湧出來流到街上,更不用說夾雜著各種糞便,頗為噁心。

 我們是在為兵馬司擦屁股,如何能是落了兵部的面子?”

 吳衛還在思考,他總覺得不是自己的事最好不要伸手。

 王布犁壓低聲音說道:

 “我那老丈人是愛勤奮之人的,吳老爺自是要表現出來勤奮一二。

 我們若是在你的帶領下幫助京師百姓獲得一個極好的生活條件,必定會人人稱頌,你如何能不升官?”

 名聲這玩意,在現在也是有著極大的作用的。

 依照老朱特務治國的思維,他定然會派人去查探一個地方官,在百姓當中是不是真的有好名聲。

 那林榮在地方上為官便是政績頗佳,引得百姓稱頌,招進兵部當了侍郎。

 朱元璋考察了他一年的時間,發現此人不是誇誇其談的讀書人,是能幹實事的。

 所以才火速提拔他當了兵部尚書,且年歲不大,叮囑他好好辦差。

 只不過老朱不清楚不是所有人都有他這種身體的。

 林榮在兵部尚書這個職位上努力幹活,都沒撐到“胡惟庸謀反”就累的嗝屁了。

 故而目前而言,一個官員獲得朱元璋的欣賞,並不是什麼好事。

 吳衛聽著王布犁的話微微頷首,他早就知道陛下是個勤政之人,也喜歡底下的人勤政。

 王布犁雖然當上了駙馬,可是為了表現自己,不也是忙前忙後的模樣嗎?

 不管他是真忙假忙,總歸是表現出來自己很忙,沒有吃乾飯。

 這小子真適合在官場上廝混。

 至少王布犁是“混”,過段時間是真的幹出一點“政績”來的。

 就如同破案一樣,別人破案時間慢,那我破案快。

 別人案子堆積一大堆,那我直接掃清許多案子。

 不僅有了政績,還有了名聲。

 對比之下,那就是我做的好!

 吳衛思考著王布犁的話,他覺得無論是改善監獄的環境,還是清理街道,都是明面上大家能夠看到的一些事情。

 至於縣裡一些複雜的案件,吳衛也清楚,其實王布犁也並沒有什麼線索。

 可一份卷子,他把簡單以及中級難度的題全都解答出來了,那就已經走到眾人前頭。

 吳衛一直都覺得自己的思路是有些跟不上王布犁的,他不清楚眼前這個年輕人哪裡來的如此多的鬼點子。

 無論是為人處世,還是當差做事,都有他自己的一套模式,且吳衛從未在其餘吏員身上發現過。

 甚至大明的一些高官,都沒有王布犁這種的思維,誰教給他的?

 著實是讓吳衛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