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 作品

第170章 170朕搞死他

 主要問題也在他爹朱元璋,自己個都不是很瞭解四書五經,但為了皇權穩固,控制讀書人的思想,硬生生按著朱熹的註解學習。

 “現在朝廷暫停科舉,改用察舉制,長久下去不是辦法。”

 朱標對此表示了極大的擔憂,因為無法讓讀書人為大明所用,反倒會培養出如袁氏家族那樣四世三公的人物。

 你提拔他,他也不會感激你這個皇帝,而是感謝“胡惟庸”。

 “那你就想法子改變一下啊。”王布犁又給他倒了杯茶。

 “談何容易。”

 朱標也不清楚要做出什麼改變,選拔人才這種事,唐宋都有,除了考試之外,還能有什麼手段。

 “改變考試內容,這不是簡單,四書五經有什麼好學的?”

 王布犁滿臉不屑的道:“就八股進士,他們當了知縣,可有幾個人能比手底下的吏員更懂業務的!”

 朱標搖搖頭,他爹定下來的科舉考試的內容,怕是很難改變的。

 王布犁他就是自己不喜歡看四書五經,所以如此厭惡。

 “你說的有道理,但沒什麼用。”

 “嗨。”王布犁隨意的擺擺手:

 “我就是隨口一提,我記得唐宋不也有科舉考試嘛,為什麼不參考前代,非得自己制定呢?

 至少人家是經過了幾百年的檢驗,而大明的科舉考試經過兩輪檢驗,就發現許多錯漏,陛下及時制止,也是想要找出一個好法子,你獻言獻策啊。”

 這個方向朱標倒是沒有想過,經過許久的戰亂,大明對唐宋這方面的見聞,還是少很多,哪像後世都能隨便搜索。

 尋常人接受到的信息量,有可能是大明一個人一輩子都接收不到的量級。

 “此事我會向爹說一說的,不顧你也知道,我爹比較固執,很難聽得進去別人的勸告。”

 王布犁深以為然,所以老朱要是在這,他根本就不會說這些話。

 總之就是對對對。

 朱標站起來,在屋子裡走了幾步:“其實我真的想要用腳步丈量一二這天下,也想作為使者出海到別的國家去見識見識。”

 “快打住吧,這不是一個太子該乾的事,你這一輩子都註定要被控制在那個別人求而不得的寶座上。”

 王布犁坐在椅子上轉動自己的脖子:

 “有些事你還是讓你的弟弟們去做吧,反正養那麼多弟弟,不用白不用,省的去了封地不幹人事。”

 朱標一直都覺得王布犁很有“智慧”。

 這種智慧不像是郎中家裡出來的,也不像是讀書能學到的。

 他漫不經心說的話,有時候往往充滿了哲理。

 況且他爹大肆封王,也是要用藩王作為屏障,保護大明的地盤。

 這一點在朱標看來,王布犁是很好的理解起來了。

 “你為什麼篤定他們不幹人事?”

 朱標眼裡露出探尋之色:“你不過是與老四關係密切了些,其餘人你見識過?”

 “老五我也見過,他倒是個老實孩子,非得要跟我爹學醫,其餘人不怎麼了解。”

 王布犁看著朱標笑了笑:“不過我敢肯定,以天子的威嚴,連老四見了他爹都畏手畏腳的。

 我敢肯定除了你這個當太子的沒有感覺外,想必其餘兄弟生活的都比較小心翼翼。

 一旦他們脫離了陛下的控制,到了封地上自己最大,難免會發洩心中多年的不滿。”

 朱元璋對待子女極為雙標,他只在乎標兒。

 朱標作為既得利益者,一直都儘可能的照顧弟弟。

 但他也清楚,長兄如父的話是這麼說的,可角色是沒法代替的。

 那些兄弟們真的一丁點都不會嫉妒,他獨得父皇的寵愛嗎?

 必然不可能啊!

 “總之一句話,咱父皇他不會養孩子,只是覺得餓不死還能吃好的穿好的就可以了,而且他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處理朝政上,會抽時間陪伴孩子嗎?

 或許他從來都沒有考慮過那些子女的感受吧!”

 一個工作狂,是很難照顧家裡的。

 再加上朱元璋有那麼多的子女,百分之九十九的父愛都給了朱標一個人,剩下幾十個人去分潤那百分之一的父愛,子女對老朱的感情都不用造謠。

 朱標再次搖搖頭,這種事他沒法說。

 “父皇也是為了保護他們,避免他們生出不該有的心思,你懂吧。”

 “懂,皇家子嗣本就充滿了政治鬥爭。”

 王布犁頷首,他站起身來溜達了兩圈:“太子哥,你這個位置,沒有人能撼動的。”

 朱標屢次都想把話題拉到倭寇身上,可王布犁一直都在牽著他走。

 “也不知道琉球副使畫出來的海圖,能不能前往倭國。”朱標強行掰過話題,表示他不想聊這個。

 “應該可以的,他們之間不是有交流嗎?”王布犁感到有些奇怪:“太子哥如何想要前往倭國的海圖了?”

 “就是想起你說過的話,倭國殺我大明使者,我們若是不報復回去,如何能行?”

 “可是我未曾與你說過。”

 “你覺得老四同父皇彙報時,會不會為了同倭寇交戰,找理由把你的話給搬出來?”

 朱標看見王布犁頷首,暗中為自己的急智鬆了口氣。

 他爹交給他的這個活,可是一丁點都不好乾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