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 作品

第182章 182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

 “王郎,什麼叫隱私?”

 “額,就好比是夫妻兩個之間的小秘密,不好給別人說的那種。”

 “哦。”

 朱明秀的臉越發的紅潤起來。

 不敢再多說什麼,只想就這麼靜靜的靠在王郎的身邊。

 國子監內。

 眾人都圍在一旁看著四處貼出來的公告。

 雖然大家都很熱情,但大抵報名的人員過多,北方地區的官吏的職位並不是很充裕。

 所以要進行一次筆試以及面試,然後擇優取材,把合適的人安排到合適的職位上去。

 “如此選才之法,倒是顯得極為公正,大家公平競爭,駙馬都尉是有點手段的。”

 齊德站在人群前頭忍不住點評了一句。

 對於考科舉這件事,齊德是有信心的。

 但奈何陛下目前沒有開科舉的想法,他又不願意等上十年。

 十年。

 一個人能有幾個十年啊?

 大家都是這個想法,尤其是給許多不願意融入淮西集團的學子們一個出口。

 未出校門的學子們,還是有著一丁點的骨氣。

 畢竟他們還沒有當官,受到官場的浸染,也沒有飽受過多年未中舉的苦楚,有些潛規則用不著旁人交,自然而然就學會了。

 就像范進中舉後,對待士紳官吏表現的極為老成。

 這麼多年他早就在心中演練過無數次,若是自己中舉後,該如何如何對待各種各樣的人。

 “我早就聽聞駙馬爺辦案心思縝密,今天總算是見識到了他的手段。”

 一些自覺能夠通過筆試的學子,開始吹捧起王布犁了。

 反正對於他們而言,也是有利的。

 王布犁一個小吏,沒受過四書五經的洗禮,他的出題定然簡單的很,咱們對於這種考試,都非常的有信心。

 所有人都被王布犁以五十人為一個班規劃成了集體,總之就是很擁擠。

 方孝孺作為其中一個臨時班長,給班級花名冊的學生髮放報名表,也就是考試內容。

 所有人安排一次測試,然後按照測試內容的取捨進行面試。

 為此還抽調了未曾報名的學生,進行監考。

 防止這些人交頭接耳。

 關於這一次考試,直接讓許多國子監的學生們大呼沒經歷過,這跟四書五經一丁點都不挨著。

 他們未曾經歷過的船新版本。

 當然了也較為簡單,並不是所有人都只會四書五經。

 也有暢想著自己今後如何如何,把吹牛的內容往上面一寫,還是比較突出的。

 至少他們敢寫,不是死讀書的。

 王布犁為了加快進度,選擇十個人一組,抽籤按照他們各自的寫的答案進行問答。

 就是做出一個簡單的面試。

 李文忠也沒見過這種場景,同樣樂韶鳳等同為面試官的對於王布犁的操作也多是沒見過。

 作為主面試官的李文忠,在經歷過王布犁的幾次親自示範之後,也開始上手,按照一些預設問題提問。

 出去的學子們有人高興有人面帶悲色。

 因為王布犁一下子就把那些高興的人,用面帶悲色的學子給襯托出來,原來我相比較其他人還是有能力的。

 一幫人便圍著從面試場景喜滋滋出來的同窗詢問,也有人另闢蹊徑,詢問那些面帶苦澀的同窗,到底是怎麼失敗的,等到我的時候,好避免一下。

 樂韶鳳確實品出味道來了。

 王布犁這番操作,直接越過複雜的鄉試、會試,他代替皇帝對廣大學子們進行了殿試。

 而且這件事是皇帝授意做的。

 不開科舉,直接搞殿試。

 無論如何,都算是提拔讀書人的一種手段,同時也避免了淮西集團的無限做大。

 至少靠著胡惟庸舉薦的人,誰會前往北方那些苦寒之地啊?

 大家拼命巴結,就想讓上官給安排個找三條腿的金蟾任務,總之都是要享富的,誰真正願意為百姓做事啊?

 就更不用說為民請命這種事了。

 “擅長讀書,想要去北元教化那些蒙古人,讓他們明白天明所在,從而歸附大明?”

 王布犁瞧著眼前的學子,再仔細看了一眼,然後喊了滕雲傑的名字,叫其餘人全都出去再候場,他單獨進行面試。

 於是其餘九人全都站起身走出去,並且門口有士卒把手,禁止他們偷聽。

 “你願意當使者去北元?”

 “不錯。”滕雲傑鄭重的點頭:

 “天下是有德者居之,而不是人品和權力,如今陛下建立大明,足以證明他是有德者,那北元就是無德者,他們無德之人應該服從有德之人。”

 李文忠聽了都想要笑,但一想到王布犁提前叮囑過。

 無論多好笑都不要當場笑出來,要保持面試官的嚴肅性。

 他只能把手撐起來,捂著自己的嘴,儘量不要去聽滕雲傑的長篇大論。

 你孃的。

 蒙古韃子識字的能有幾個?

 還什麼無德要遵從有德的。

 呸。

 大宋那麼有德,怎麼還被金人給把皇帝給擄走了,把公主和嬪妃都被金人給玩的肛裂了。

 這些事,李文忠也是聽過的。

 啥叫有德?

 咱手裡的刀子鋒利,砍的蒙古韃子跪在地上求饒,這才叫有德。

 眼前這個學子的言論,著實是讓李文忠憋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