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 作品

第183章 183誰沒捱過軍訓(月初求下月票)

 這話李文忠倒是承認,否則光憑藉自家兒子那腦瓜子如何能想出那麼多的騷花樣來。

 王布犁是怎麼想出來的,李文忠真的是很好奇,但礙於身份又不能問,只好憋在心裡。

 王布犁收攏好一旁打鉤的報名表,放在桌洞裡。

 他們組織的面試就相當於殿試,朱元璋自然要把控全局。

 房間裡同樣有人在光明正大做著記錄之事。

 要不然宋濂怎麼不敢反駁,生怕毀了自己老實人的人設呢?

 朱元璋看著王布犁的所言,嘖嘖稱奇。

 “瞧瞧咱這好女婿,把宋濂等人都說的不敢言語,朕看他們是心虛了。”

 朱標也在一同觀看,對於王布犁提出的構想,也十分的認同。

 北方的百姓再不抓緊時間教化,南北方的差異會越來越大。

 前兩次科舉,根本就沒有幾個北方學子上榜。

 雖然事實是北方的教學質量確實不如南方,畢竟基礎不同,底子不同。

 但又考同一套試卷,南人上榜居多,長此以往下去,北人就更加不會歸心了。

 尤其是北邊還有強敵,萬一出現屢試不第的張元投奔西夏的舊事發生,對於大明而言也是極為噁心的。

 本來北邊就更加認同蒙古,他們來南方當官那是耀武揚威。

 如今南方人建立起來的政權,對於北方人自然要出出在前朝受的氣。

 他們南人雖然讀書好,又因為包稅制能賺錢,但政治地位在元朝著實是挺低的。

 現在反過來了,能不報復一二嗎?

 “不過這滕雲傑還想感化蒙古人,真是讓咱笑掉大牙了。”

 朱元璋對於這幫只知道舞文弄墨的進士極其厭惡。

 現在王布犁主持了殿試,更好的篩選了人才,也省得咱壓不住火,要動刀子宰人。

 但是王布犁的一番話更讓朱元璋滿意,他並沒有出口嘲笑,反到是引導他走向正確的方向,這正是咱所需要的臣子啊!

 可惜天底下只有一個王布犁。

 “爹,看樣子王布犁是真的要罷黜一些學子,讓他們再歷練一二。”

 朱標對於一些學子不能去北方填線也覺得可惜。

 他一直都想要擴充北方的人口。

 北方地方畢竟寒苦,這些人身體不好,去了也白搭。

 “不著急,先看看。”

 朱元璋猜測王布犁定然會把那八段錦給趁機用出來,將來皇宮裡便能光明正大的使用。

 咱這女婿是個心思縝密之人,見我這個準岳丈一直不召見他,心裡必然會起疑心。

 好在近日因為知曉銀礦在何處的朱元璋興奮晚上睡不著覺,再加上大量處理工作。

 圓潤的臉已經變得瘦削了,很符合郭主事出差辦事,風餐露宿造成的結果。

 朱元璋照著銅鏡,準備找短時間再去同王布犁談談話,探一探底子。

 標兒對上王布犁,朱元璋認為自己的大兒子還是過於稚嫩了。

 王布犁雖然政治覺悟幾乎沒有,但並不代表他是個蠢貨。

 蠢貨是當不上咱的女婿的。

 第一天面試了許多人,到了下午便立即貼出來了上榜人員,人數在三分之二,到底是嚴格了些。

 上榜的人個個興奮不已,猶如自己已經中舉了。

 王貫眾也仔細觀摩了榜單上的名單,這兩日他可忙壞了。

 許多人都前來找他打探消息。

 二弟的鬼主意,是他能夠琢磨明白的嗎?

 再說了全家上下都沒有想要自己去北方歷練的支持者,故而他對於這番考試只是看客。

 當然王貫眾為了給自己找補面子,說這是他二弟特意叮囑的,不允許他報名。

 否則便會忍不住洩題,甚至想要在面試的場合幫他一把。

 為了彰顯公平公正的原則,主考官與考生之間,必須要避嫌,這也是科舉的規矩。

 自是有人從王貫眾的話裡抓住了重點,“科舉的規矩”!

 而且自從開始考試後,王布犁就住在江寧縣縣衙的房間了,並不會回家。

 王貫眾想要見弟弟也是要預約的。

 許多學子聽了王貫眾的話都回過味來了,這就是一次變相的科舉考試。

 筆試、殿試、上榜、落榜生等等,太他孃的像了!

 更何況這是陛下吩咐王布犁過來的,那主考官就是王布犁啊。

 按照規矩而言,那王布犁豈不是成了大家的座師?

 想什麼都有。

 針對於第一天錄取的學子,第二天便全都集合起來,被李文忠帶到了另外的一個大院子,給他們一人發一身軍服。

 王布犁拿著木質喇叭對著眾人道:

 “你們或許覺得很奇怪,你們是儒士,如何要穿上這些大頭兵的衣服,這不是有失身份?”

 方孝孺手裡捧著大明士卒的衣服,確實是心有疑問。

 “我早就說過了,北方是有危險的,一旦蒙古人突然襲擊,你們這些儒生連點保命的手段,都沒有如何能行?”

 王布犁哈哈笑了兩聲道:“我也不要求你們殺敵,只要求你們會逃跑即可,故而接下來你們的任務就是練習跑步。”

 “可是蒙古人都是騎馬,我等如何能跑得過他們?”

 方孝孺率先問出了自己的疑問。

 “是啊,蒙古韃子騎馬,我等跑不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