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 作品

第189章 189朱元璋的想法發生了一絲的鬆動

 多數全都被縣衙的衙役、吏員什麼的給兼任了。

 朱元璋微微眯著眼睛笑道:“以前咱不知道他為啥那麼熱衷於研究大明律了。

 但隨著咱對他的瞭解,這小子是想要律法保護自己,讓自己時刻處於不敗之地。

 願不得他對朕沒有把空印這件事加入大明律當中,就直接在震怒下殺人,表示反對。”

 別說皇帝的權力受到律法的控制了,就算是當地知縣都不一定受到律法的控制,大家都喜歡當一言堂。

 同樣你周遭攀附的人,對於拿出大明律而言,那也是極近嗤笑的。

 律法怎麼判,不都在我這裡嗎?

 爾等屁民也配反駁!

 簡直是罪加一等。

 不是我想要的口供,再給本官上刑!

 朱元璋自己個都對他的親戚和勳貴用律法開了口子,就不要怪下面執行的人能夠開出更大的口子。

 特權是不會被消滅的。

 因為人人都想要特權。

 不過朱元璋對於王布犁的一部分話表示贊同。

 當皇帝殺人也要名正言順,除非不小心打廷仗手底下人沒輕沒重給打死了。

 那就不是當皇帝的事情了,手底下人沒分寸。

 連方孝孺他爹都是被空印案牽連致死的,更不用說其餘人不服氣了。

 “爹,你如何能這般說他?”

 朱標又走上了為王布犁辯解的道路:

 “我發現同他辯解之後,雖然我辯解不過他,但我把他的招式學來之後,朝臣也輕易辯不過我。

 至少這些都是老師沒有教導過我的。

 其實我是有點想法的,待到雄英能夠正常長大,我也叫他隱姓埋名去江寧縣衙某一個房裡去歷練一番。

 等他見到了一些事情本質,朝臣便很難用什麼奏章來欺騙他了,可比我一直都接受儒家名師教導要強上許多。”

 對於兒子的建議,朱元璋並沒有回答行與不行。

 因為他知道大孫子的命,不是很長。

 作為皇帝一旦命不長,那可就太糟糕了。

 什麼英明神武都變成了缺點和遺憾。

 這樣的皇帝也沒有時間教導太子。

 那太子就極為容易被外臣和宦官所蠱惑,進而不理朝政,培養自己一些毫無用處的興趣愛好。

 幹木匠活這種興趣愛好,朱元璋當真是一丁點都理解不了。

 哪怕你是藩王幹這個,咱這個當祖宗都不罵你是敗家子。

 皇宮的三大殿都殘破了,還得皇帝親自動手修一些玩意,朱元璋都不敢想象皇帝的命令,還能不能順利的傳到天下各地去。

 地方上有沒有造反作亂的啊?

 因為在老朱的規劃中,北方有幾大塞王就夠了,南邊再設幾個,其餘藩王的戰爭因素也就沒有那麼的強。

 他生的兒子足夠多,大部分人都能過上富貴生活。

 這些人培養些興趣愛好老朱是樂意的,免得他們起了不該有的心思,倒是讓皇帝難做。

 “你方才說的那個主意,朕倒是覺得還挺不錯的。”

 朱元璋也覺得一個當皇帝的若是瞭解基層縣衙是怎麼運轉的,對於子孫後代的執政也是一件好事。

 總比他養在深宮當中強上許多倍。

 尤其是長子領悟到了光聽那些儒家官員巴巴是不行的。

 他們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怎麼處理一些具體的事務,只會提出問題來,而且並沒有什麼解決辦法。

 這就讓朱元璋很是心動,沒白讓朱標下去見識一二險惡,或者說被王布犁給懟的無話可說。

 相比於自家親戚懟能歷練出來,總比等他不在了,朝臣認為太子軟弱可欺,開始自作主張,形成尾大不掉之勢要好上許多。

 朱標也不想自己的兒子好不容易健康長大,但面對朝臣束手無策。

 “孩兒是從王布犁身上受到的啟發,儘管他有些特殊,但是一身本事也是在縣衙歷練出來的。”

 “標兒,你能有這樣的想法,朕很是欣慰啊!”朱元璋連連點頭:

 “咱還是遊方和尚的時候,就曉得小吏油滑的很,所以才會摒棄元朝重用吏員的壞習慣,這其中也有那些儒生的勸導,所以朕現在要認真的審視一下了。”

 朱標也明白,他的師傅們也總說小吏油滑的很,底下的百姓都是被他們給禍害的。

 但大明建立快十年了,這些儒士當官之後,表現的並沒有那些吏員好啊。

 反倒在貪汙上要比他們強上許多,因為他們敢貪的更多。

 “目前而言,這幫吏員做事反倒比官員要強上許多。”朱元璋忍不住又嘆息:

 “故而咱也再想,當初是不是有些事做的比較絕對,比如吏員九年才有機會升遷之事?”

 朱標未曾想他爹竟然會冒出這種想法。

 大抵是進入仙境當中又發現了什麼,這次還沒有與他說呢。

 人教人大多都不放在心上,但事教人,那可就太能讓人記住了。

 “爹伱不能因為一個人就有如此想法。”朱標並沒有順著他爹的話說。

 “放狗屁,咱手底下也有很多吏員出身的官員,他們做事就極為妥當。”

 朱元璋又走了兩步:“現在又冒出來王布犁這個小吏,在加上那些進士當官後,讓朕大失所望。

 與其咱大明的官位被廢物的人給佔據禍害百姓,莫不如讓有本事的吏員升上來,這樣朕也可以少操些心,還能制衡這幫進士出身的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