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 作品

第213章 213用人就往死裡用

 第213章213用人就往死裡用

 朱標沒想到王布犁在這裡給他挖坑呢。

 於是老老實實的瞧了幾眼,然後便默然不語。

 朱元璋定的規矩就學生就是來坐牢的。

 老師就是監獄長,對於學生有著生殺大權。

 你就算是被老師人為餓死了,那也是你學生自己的錯。

 至少你想逃避上吊自殺身亡,好好好,那夫子也得把你的屍體擺出來,好好驗明正身,是不是有人替你而死。

 誰都不許收斂。

 可以說老朱在前幾種選官之法都沒有得到有效的回饋後,故而把寄託培養官僚的所有希望和責任都放在了國子監上。

 正所謂愛之深,責之切。

 老朱的執政很有個人特色,坐在皇宮裡腦袋一拍,就認為自己想出一個絕佳的主意。

 朝廷出了不完善的政策,他們自是會好好鑽研一通。

 所以為了讓後人警醒,朕必須要狠狠的處罰你們,把你們腦袋都掛起來警示後人。

 若是祭酒前來咱面前奏嫩們的話,一個都不饒,全家都發配到煙瘴地面去充軍。

 王布犁甚至覺得這幫報名去北方歷練的監生們逃過一劫。

 畢竟雲南這個“煙瘴”之地,老朱還沒有打下來呢。

 朱標覺得他爹只是提了個想法,具體的還得讓手下的人去辦。

 然後就亂成了一鍋粥。

 奈何王布犁這小子是一丁點面子都不給,或者說什麼甜頭也不願意給他們嘗,一直都在忙著跟仙女各種姿勢練習連接之事,啥“正事”都不幹!

 若是有人把對抗夫子的出頭人綁來,咱賞你大銀兩個。

 嫩們敢有不服或者抗拒的,撒潑皮,違反學規的。

 自從王布犁在仙境當中說了句倭國有銀礦後,就一直想要讓王布犁說出更多他們不知道的事。

 但是老朱所需要的是絕對服從、沒有自己思想、奴性極重的大明官員。

 “好一個地方官去辦理。”

 不過現在北方又有戰亂,而且又是苦寒之地,說句發配那也沒啥錯的。

 他發現朱元璋有的事情是細細去抓,恨不得每一個可能細節都要考慮到了。

 嫩們學生聽著,國子監學規嚴肅,秀才們每日循規蹈矩,都肯向學,教出來的人,才是對咱朝廷有用之人。

 朱標沉默不語,其實他與他爹對王布犁都是一個觀感,又氣又愛。

 現在朱標被王布犁給懟的無話可說,但畢竟是他老子寫的批語,於是只能強行開口道:

 “自然是地方官去辦理。”

 “伱雖為國子監主簿,可祭酒乃是曹國公,有些事還得與他商議之後才能上報。”

 刑部尚書錢唐聽出來駙馬王布犁嘴裡的譏諷之意,連忙追問:

 而是你們這幫貪官汙吏,以及刁民無賴把咱的好政策都給執行歪了。

 有的政策就是自己一拍腦袋突然就靈光乍現,覺得自己真是天才,想的真他媽的好,叫人立即去辦。

 若是因為執行政策亂成了一鍋粥,那就絕不是咱的問題。

 “還請駙馬為老夫解惑。”

 退一步選擇,廣西也是煙瘴之地。

 “陛下建立社學我認為是一件好事,可是光給地方官下令,錢從哪裡出,老師從哪裡找,學生的場地呢?”

 然後就要寫進祖訓裡,叫後世子孫好好照著抄就行了。

 王布犁哼笑一聲,又把奏章翻頁,指了指這個地方:

 若是按照老朱的意思,他們這群人都得被髮配去廣西。

 於是他就計劃在一開始,用刑法清除所有不服從管教和敢於抗議的監生!

 有知道的人,但是不出面綁人,咱要是將那犯人砍了,連帶你的腦袋一塊梟嘍。

 “且不說大明有多少個村落,光是陛下隨口一句讓天下各地都辦一個鄉村小學的主意就流於形式,我在基層自然知道下面的人是什麼樣子。

 “行行行。”

 實在是讓朱元璋父子咬牙又無可奈何。

 你們倆的頭都掛在國子監前頭,全家抄沒,發到煙瘴地面去。

 王布犁一眼就看出來他們父子兩個其實都極為避免大規模“人”組織起來,尤其是要防備有組織能力的“讀書人”。

 王布犁有些不知要怎麼吐槽。

 然後想發設法從裡面搞錢。

 老朱的批閱還非常口語化。

 錢尚書,你覺得這道政策,你若是地方吏員,該如何搞錢吶?”

 錢唐看著天子批語說是搞社學,讓男女幼童都能學習大明律令,也要識字懂得人倫。

 這樣才能把所有人都變成守規矩的人,不會隨便成為刁民。

 縱然他經手的案件有不少,但是對於搞錢這方面著實是不精通。

 “富者會讓自己的子女入學,但是窮者沒有錢讓自己的子女入學,這與陛下辦理社學的初衷大相徑庭。”

 工部尚書薛祥捏著鬍鬚道:“興許在另外建造學堂的時候,會扣出一筆銀錢吧。”

 朱標見王布犁瞥了他一眼,搖頭道:“我猜不出來。”

 吧。

 王布犁打了個響指:“你們說的都是短途撈一筆,真正能長久撈錢的地方就是生源。

 既然陛下讓地方官去辦理,那生源就是能撈錢的法子。

 有錢人才不願意送自己的孩子去上鄉村小學,他們的目標是考科舉當大官。

 自然是要請名師,但是你是這個轄區的,自然是要在這上學,不願意上就得給錢了事。

 而沒錢又想上學的,那就好說了,家裡年年交錢就行,反正這錢也交不到朝廷手裡。

 至於沒錢又不想上學的,更好說了,你得給我交一筆錢才行,我才能幫你瞞著朝廷。

 小吏們以此湊足學生之數,欺瞞朝廷。

 倒是便是逼壞良民無錢讀書之家,甚至還會讓有餘錢讀書的普通家庭也怨氣頗深。

 在目前大明這個環境之下,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條件讀書的。

 百姓第一要務仍舊是保證不再餓肚子,最好能給朝廷交完稅後,還能有所結餘,否則雜七雜八是活不下去的。

 陛下的主意好是好,可一個政策真的執行下去,怕是很多事情都需要防範一二吧?”

 朱標默然。

 錢唐睜大了眼睛,原來基層小吏搞錢的方法竟然這麼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