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 作品

第226章 226你當然比不過秦始皇啦

 第226章226你當然比不過秦始皇啦

 朱元璋對於元朝的滅亡是非常在意的。

 他不希望他一手建立的大明走到元朝的老路上去。

 退一萬步講朱元璋的智商,是絕對沒問題的。

 而且此人長於計謀,看得遠,見得大處,當機立斷,更善於接受好建議,不自以為是。

 當然是在他沒有取得天下之前。

 幾十年到不了岸。

 如果您發現內容有誤,請您用瀏覽器來訪問!

 朱元璋儘量避免兩線作戰,機動地爭取主動,敏捷地利用對方弱點,轉變形勢,集中兵力使敵人處在被動地位,知己知彼,他在戰略上是完全成功的。

 朱元璋:???

 王布犁嘆了口氣道:“郭主事,你的觀點是隻要皇帝勤政,官吏不貪汙,就必定能夠天下太平,所以我舉例了秦朝來反駁你腦子裡的一廂情願。

 “況且秦始皇對於華夏而言,大一統的思想影響了千年。”王布犁伸出手指頭笑道:

 “最重要的是他給後世帝王都打了一個樣,誰要是沒有一統天下,那這皇帝當的明顯是不算合格。”

 春耕秋收的時候,一家無力,百家幫忙。

 從這一點上對比,雍正的身體還是比不過朱元璋這個老頭子的。

 每裡有一鼓,農桑時日,清早擊鼓催人起床做工,有懶惰的由里老督責,里老不管事的處罰。”

 此時他說一些成語那簡直是小道。

 他不但懂得經義,能寫通俗的白話文,並且也能寫詩。

 朱元璋捏著鬍鬚,緊緊的皺著眉頭,一副要夾死一群蚊子的模樣。

 對於這一點,朱元璋還是頗為認同的。

 諸將不過奉行命令,完成任務而已。

 官吏貪贓到鈔六十兩以上的梟首示眾,仍處以剝皮之刑。

 朱元璋未曾想王布犁說的這般直接:

 “咱也不是就只知道打仗的,怎麼個一廂情願了?”

 說話算話,刻苦做事,和大家同心一力,掙出這個基業。

 朱元璋哈哈笑了幾聲,隨即又道:

 所以就算是這番話在我岳父面前,我也照樣敢說!”

 “我拿秦始皇類比,明顯是抬舉我那岳父了。”

 對內張士誠、陳友諒最強大。

 朱元璋洋洋灑灑的說了一通,吳衛摸著鬍子沒開口,他覺得有些不對勁。

 “光說有什麼用,五百多位皇帝有許多人都能認識到,但真正做到的又有幾個?”

 其實在吳衛看來郭主事是皇帝不急太監急的表現。

 “元朝末年,人君安逸不管事,臣下跋扈不聽命,胡亂花錢,底下胥吏想盡主意巧取豪奪。

 老朱對於水利也較為重視,畢竟在大元的時候,修黃河的河工可都造反了。

 待到朱元璋的妻、子相繼逝世,更是加劇了他這種恐懼感。

 他害怕這是一場大夢,一覺醒來就全都失去了。

 洪武四年滅夏,十四年定雲南,二十年取遼東,事前都由他自己決定戰略,制敵決勝。

 府州縣衙門左首的土地廟,就是剝皮的刑場,也叫皮場廟。

 郭主事為他辯解的話,其實就是想要吃雞蛋,但需要餵雞,否則他如何能確保子孫後代都能吃到雞蛋呢。

 這一般都是朱元璋駕馭臣子的套路,今日怎麼還攻守互換了呢?

 朱元璋登基後,很少能聽得進去勸告了。

 “好好好,那是他們罪有應得,殺了他們百姓無不拍手稱快。”

 “如今天子事必躬親,為百姓謀了很多福利,使得天下迅速安定下來,百姓不必在飽受戰爭之苦,當今天子最為愛民。”

 朱元璋從得了大權,做了皇帝之後,害了高度的緊張病、猜疑病、恐懼病。

 他定下的繼承人朱允炆又極為年幼,屁都不懂。

 朱元璋率先自誇上了,無論如何他都得給自己找回場子。

 “可秦朝大一統後,就沒有反叛的地方了嗎?”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茶杯:“使得百姓安居樂業的辦法無非就是兩個,一個是為農民興修水利,另外一個就是積極除害。

 “沒有。”

 你應該繼續舉證來證明你的觀點,方才所言完全陷入了我的節奏當中,伱並沒有提出有利於自己的證明。”

 凡是陂塘湖堰可以蓄水防備水旱災的,根據地勢一一修治,並派遣國子監的學生和人才到各地督修水利,統計開塘堰上萬處。

 “嗯,郭主事,你的感覺是對的。”

 吳衛眉頭一挑,他沒想到一個刑部的主事,竟然會對戶部的事務如此清楚。

 王布犁倒是沒聽出來朱元璋自謙的意思,而是非常認同的附和他。

 朱元璋稍微思考了一會,才道:

 這小子他這麼不上道的嗎?

 方才就算是說什麼不要給咱說奉承話,而是要說實話。

 不僅如此,天子還把兩浙等地的糧長全都叫進皇宮,詢問當地受災情況,到時候可以獲得朝廷的賑濟,如此算不算惠民?”

 水旱災荒,年年都有,鬧得天怒人怨,到處反叛。

 但是在行軍打仗上,秦始皇還是不如朱元璋這個刀子下滾過來的狠人的。

 張、李望絕勢窮,不戰而克。

 事後的綏靖建置,也完全用手令指示。

 就我在縣衙兩年半的時間裡,門口剝皮萱草的稻草人我看都更新了兩個版本。”

 可是大明的賦稅全是農民出的,當差作工也是農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