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 作品

第242章 242一環套一環

 第242章 242一環套一環

 對於朱元璋的這項安排,王布犁是真的不清楚。

 畢竟光是把傷殘士卒這種事擺在檯面上安排,就足以有強軍的模樣了。

 王布犁眉頭一挑:“如此說來,那些傷殘士卒溫飽問題全都能解決。”

 “這是自然,父皇他可不是吃水先埋挖井人的人。

 雖然這批人談不上大富大貴,但總歸是能吃飽飯的。”

 朱標對於他爹安排的這件事極為贊同。

 朱標聽了他爹的話,倒是認同的點頭。

 “妹夫啊,你說的可太對了。”

 王布犁一邊說,朱標不光是聽,還拿著毛筆一直在記錄。

 否則我為啥不直接跟著藍玉等人去戰場立功,將來靠著自己至少也能得個侯爵吧!”

 檢校的記錄速度自是沒有他這個親臨現場的人快。

 要不然商稅過低,田賦過高,最終錢都讓商人賺走了。

 像他這個年紀的男人,哪一個甘心當駙馬後,無所作為的?

 所以朱標是一丁點都無法理解王布犁的思維。

 “嗯?”

 到了末期老朱的眼睛花了,耳朵都不好使了,他還要儘可能的處理朝政,而不是把權力交給朱允炆。

 畢竟“儒家條紋”的解釋權,全都在他們這些大儒頭上。

 除了政治上的關注,同時也要把檢校暗中查探的監督法子用起來,避免上下勾連,畢竟有些讀書人當了官之後,是看不起當兵的。

 難不成真的有人願意吃軟飯,並且不思進取?

 尤其是王布犁他還如此年輕!

 尤其是讀書人對武夫的嗤之以鼻,朱標在朝堂上明顯就能感覺到,但是父皇並沒有制止這種風氣。

 朱標記錄的手腕都酸了,但心情是極其爽的。

 他便叫過來詢問這身衣服真不錯,花了多少錢。

 你還要我再費心費力,到時候連一丁點快樂都沒有了。

 老朱相比於朝廷那些文臣,喜歡掛在嘴上、惠而不實的與民休息不同,他是真的想要讓百姓得到休息,大家都安安分分的種地。

 他聽了這個數字後,一度懷疑李琪是在吹牛逼給自己臉上貼金。

 “明白。”

 同時他也在想那個創造仙境的仙人,是不是也是被法家影響之人。

 畢竟他本身就是一個性情忠厚之人,倒是當時父皇提出來的時候,一大幫中書省的官員持反對意見。

 王布犁始終都沒有忘記自己的最終目標,如今行的不過是水滴石穿之事。

 賺到大錢的商人也可在天災的時候,低價大量購進田地。

 朱標感覺王布犁是法家的思路。

 認為天子對這些人恩賞過厚,對於其餘在軍中服役的士卒是不公平的。

 憑什麼願意甘心就當一個小吏,費心費力的處理百姓報上來的冤屈啊?”

 並且得到了一個極好的政策。

 畢竟皇帝知道自己是怎麼坐上皇帝的。

 朱標仔細查看自己記錄的文字,看看有什麼記錄的錯漏之處,再同王布犁問一問,查漏補缺。

 哪有像王布犁這種,直接給你具體的操作辦法,而不是寬泛的如何去愛民,從書本里找聖賢之言對應。

 朱標以及他爹都是想要把大明建設的更加長久去的,所以朱標得到王布犁這麼好的諫言,是十分的高興。

 可惜父皇今後指定不會設置丞相了。

 有些私密話他們兩個壓低聲音,檢校想要監聽也是聽不到的。

 這小子不愛功名利祿,朱標還真沒什麼法子,畢竟他能夠進入仙境當中去享受,對於人間的一些事情才不怎麼放在眼裡。

 不要讓他們欺負人,也不能讓他們被欺負。

 畢竟他們這群人為了大明流了許多血。

 “不錯不錯。”

 “爹,我只是覺得少年之人就該有雄心壯志,可從他給三國演義以及給藍玉寫的一首半的詞。

 到了最後老朱左右望去,全無他熟悉可以信任之人,孤孤單單的,只能攥緊了僅剩在手裡的權力。

 當大官壓力太大了,我好不容易才同大明公主成親,吃上這碗軟飯。

 老朱的權力慾望重的很,他可以分潤一些權力給自己的嫡長子,但絕不會在他死之前把權力交出去。

 大明律那麼多的條紋,他都能記住。

 要不然王布犁怎麼不喜儒家呢?

 定然不是什麼不愛讀書之類的理由。

 朱標在他爹的影響下,雖然學了這麼多年的儒學,但也是有些不相信的。

 王布犁稍微思考了一會,其實我有一個小建議。

 “時間還長,你還年輕,且好好磨合吧。”

 最為重要的是讓前線的士卒知道,即使他們在戰場上傷殘了,也不用擔心以後的生活。

 若是連檢校都不能如實對皇帝說明真相的話,那隻能說明皇帝的權力幾乎沒有了,大明快要到了滅亡的時候。

 尤其是將來的永安村工廠,也是缺少一些老卒子坐鎮,震懾宵小之徒,這些都是就業崗位的一些安排。”

 陛下那樣勤勞的明君雖然會為後人所稱讚,但我不願意。

 但父皇確實力排眾議,只是叫他們去按照要求做事。

 莫不如陛下先提高商業稅率,然後再公佈一項減免商稅的手段,那就是僱傭傷殘士卒幹些力所能及的活。

 除非不信任他,也是老朱自己到死都不想放手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