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 作品

第243章 243商業是塊肥肉,咱才知道

 胡惟庸覺得天子大抵是覺得來錢非常慢,所以才想著要加商稅的。

 目前天子一直都讓各個地方官府,整治驛道以及驛站,就是為了更好的傳遞消息,從而掌控地方上的消息。

 最為重要的是天子把查言司的機構進一步擴大,重新命名為通政司,並且下令所有人都可以給皇帝直接上書,不管平民百姓還是政府官員,只要事關重大。

 百姓用不著親自來京師敲登聞鼓了,你想要告父母官,直接往驛站投書,保準給你快馬加鞭送到天子的案頭上去。

 朱元璋就是防著胡惟庸這種上下串聯起來,一同哄弄天子,對民間的事情一無所知。

 待到朱棣登基後,發現通政司長官因為幾件瑣事就沒有上報,從而大發雷霆,狠狠的責罰了他一頓。

 這些事都是要登報的,將來要記錄進實錄當中。

 天子批閱奏章之後,連同批敕一同編入《朝報》,而且還要據此摘要供《邸報》刊登,以手抄本的形式傳播。

 這些奏章和詔敕佔去了《邸報》大半的篇幅,但除此而外也報道與國務有關的其他消息。

 官員的升降、軍事、外交、自然災害等等。

 京師以外的地方官員非常熱切地想知道作為政治中心的京師之地發生了些什麼事。

 所以一些行省衙門在京城設立了專門的辦公地點,僱人抄寫《邸報》後送到省城,供那裡的地方官員傳抄。

 《邸報》的抄本在兩京存檔,以備編修實錄的人使用,實錄記載朝廷的法令和政策,在皇帝死後開始編纂。

 現在朝廷開始使用印刷術,邸報就基本告別手抄了,直接通過驛站傳遞到各個省去,再由省負責往各個府縣進行下發。

 確保縣一級別的都能收到中央朝廷的消息,避免有人從中歪曲造謠。

 當然對於驛站的事情,朱元璋是非常上心的。

 他也不單單是為了讓百姓告官這麼一個渠道,擔負了信息的傳遞,同時還有穀物和其他賦稅徵收物的運輸,士卒和服勞役人員的調遣的多相功能。

 而且朱元璋還沒有發現,他下令整治驛站以及驛道,變相的發展了交通系統,從而改進了人與物流動的速度和環境時,商業只會變得更為活躍。

 再加上朱元璋為了他的自身統治,對著解放生產力有著積極作用,所以江南農業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商品經濟自然就快速發展起來了。

 雖然商人屬於四民的最底層,商人是最不受重視的職業,但他們的力量依舊再不斷的增長。

 參政馮冕當即拱手道:“陛下,這商稅要上調多少?”

 “你們去商討,劃檔進行區分,大宗交易自然是多些,小宗交易便少些,得到合適的數目後再給朕呈上來。”

 “是。”

 眾人應聲之後,便迅速退下去商議了。

 朱元璋又翻出來前幾日江寧縣知縣吳衛送上來的奏章,裡面詳細介紹了縣衙人充當牙人收稅的過程以及結果。

 光是城內全天的就有13個大型的,還沒有統計城外的。

 買應季水果,要到三山街市買魚和菜蔬。

 到洪武門的新橋市或北門橋市:買衣料、茶、鹽、紙張。

 到清涼門外的市場:買竹子,到聚寶門外的來賓街市,買木炭。

 到金川門外的龍江市:買糧食。

 到西南郊的江東市:買蓋房子用的木料,到西北角儀鳳門外的河邊市場買水產品。

 對於這些民間的事,朱元璋感到很滿意。

 所以當他看到最後吳衛上報的稅收後,更是瞪大了眼睛。

 單單一個月就創造了二萬四千七百八十九兩的收入,這還只是江寧縣的稅收。

 儘管王布犁當初大言不慚皇帝只能收三成,可上交賦稅又不是他一個典史說了算的。

 知縣在前頭盯著呢。

 吳衛更是會做人,看著王布犁給縣衙之人發了補貼之後,只留下零頭,剩下的全都交出來了。

 對此,朱元璋很是滿意。

 這才叫懂得為朝廷著想。

 你一個駙馬拿著這麼多屬於朝廷的賦稅,給下面的人發錢,遲早會落人口舌。

 吳衛這件事辦的不錯。

 朱元璋很是欣慰。

 當然了,因為發大水,上元縣的商業全都被虹吸到江寧縣來了,不能忽視這麼一個情況。

 朱元璋現在對於王布犁給那些卑賤的衙役發“補貼”的事情,倒是沒有那麼看不過眼了。

 以前這些錢他都不知道,大部分全都被牙人給賺走了。

 怨不得王布犁下令把兩縣牙人全都抓進大牢裡,許多勳貴都坐不住上書彈劾王布犁,甚至還有人去縣衙鬧事,結果被王布犁落了面子。

 反倒又吹出一股子王布犁形似曹孟德在縣衙門口擺五色仗的故事,來給王布犁上眼藥,說他有梟雄之志。

 這不就是想要借刀殺人!

 王布犁此舉是動了某些人的肥肉了,他們能不著急嗎?

 更何況朕的女婿他有沒有梟雄之志,朕能不清楚嗎?

 “哈哈哈哈。”

 朱元璋當即把奏章遞給朱標,讓他仔細瞧一瞧。

 咱女婿果然是行政奇才,稍微動動腦子就能為朝廷掙下如此多的稅收。

 就算其餘縣衙沒有京師的縣衙商業買賣多,可是江南地區商業繁榮,定然能夠收取更多的商稅。

 就這還是沒有提高商稅就有如此多的收入。

 若是再提高商稅,那朝廷就不會一直變窮了。

 朱元璋看到數據之後,才把商業這塊肉真正的放在眼裡,思考著如何更好的吞掉這塊肉,而不是拱手讓給旁人。

 當然了,老朱最注重的小農經濟在他眼裡是不可動搖的,畢竟田賦才是關乎國本的事情。

 朱標看完之後,也是呆愣在原地。

 他只曉得王布犁出手大方,給手底下的衙役書吏們謀福利,讓他們更好的為大明做事。

 可現在數據彙總上來,擺在朱標的面前,著實是給了他一記重錘。

 商業竟然如此掙錢。

 父皇定的三十稅一的稅率那簡直是太低了,怨不得那些富豪在夜秦淮一擲千金,眼睛眨都不眨一下的。

 他們才是真正的千金散盡還復來啊!

 光是在南京城就有如此規模,在更加富庶的蘇杭地區,朱標都不敢想,他們是不是真的日進斗金!

 “爹,照此下去,光是江寧縣一縣的稅收就能抵得上朝廷一年的稅收。”

 朱標瞪大眼睛,有些不可置信的道:“咱們定的商稅確實低,王布犁他絕不是信口開河。”

 “嗯。”

 朱元璋輕微頷首,雖然大部分地區都比不上江寧縣的商業貿易,可一旦有了其餘地區商稅的收入加成,朝廷可用的錢也就更多了。

 “咱這個女婿倒是開了一個好頭,但是也加大了監管的難度。”

 朱元璋揹著手慢慢的踱步:“在如此巨大的利益面前,很少有人能把握的住,不像咱的女婿,對於這些真金白金根本就看不上眼。”

 朱標連連點頭,這個時候倒是有些羨慕王布犁了,至少他脫離了低級趣味。

 但是朱標也回過味來。

 一旦要實行一個新的稅收政策,下面的人很少有人不會伸手的。

 可是怎麼防範,是一個需要好好思索的問題。

 “商業如此巨大的蛋糕擺在咱的面前,絕不能放過嘍。”

 朱元璋微微眯著眼睛,他倒是小瞧了這經商之道,單純的以為他們是囤積,等到稀缺的時候販賣。

 可王布犁卻用踢開中間商,官府直接收稅這個試點的辦法,讓他認識到商業的重要性!

 這塊肥肉,朕以前怎麼就沒放在心上呢!

 要是從立朝之處就開始弄,許多戰事早就能夠順利開展了。

 朱元璋後悔的直拍自己個的大腿。

 結果他們不給面子,要不是夜秦淮橫空出世,這幫人早就被老朱想法子給記在小本本上了。

 胡惟庸覺得天子大抵是覺得來錢非常慢,所以才想著要加商稅的。

 目前天子一直都讓各個地方官府,整治驛道以及驛站,就是為了更好的傳遞消息,從而掌控地方上的消息。

 最為重要的是天子把查言司的機構進一步擴大,重新命名為通政司,並且下令所有人都可以給皇帝直接上書,不管平民百姓還是政府官員,只要事關重大。

 百姓用不著親自來京師敲登聞鼓了,你想要告父母官,直接往驛站投書,保準給你快馬加鞭送到天子的案頭上去。

 朱元璋就是防著胡惟庸這種上下串聯起來,一同哄弄天子,對民間的事情一無所知。

 待到朱棣登基後,發現通政司長官因為幾件瑣事就沒有上報,從而大發雷霆,狠狠的責罰了他一頓。

 這些事都是要登報的,將來要記錄進實錄當中。

 天子批閱奏章之後,連同批敕一同編入《朝報》,而且還要據此摘要供《邸報》刊登,以手抄本的形式傳播。

 這些奏章和詔敕佔去了《邸報》大半的篇幅,但除此而外也報道與國務有關的其他消息。

 官員的升降、軍事、外交、自然災害等等。

 京師以外的地方官員非常熱切地想知道作為政治中心的京師之地發生了些什麼事。

 所以一些行省衙門在京城設立了專門的辦公地點,僱人抄寫《邸報》後送到省城,供那裡的地方官員傳抄。

 《邸報》的抄本在兩京存檔,以備編修實錄的人使用,實錄記載朝廷的法令和政策,在皇帝死後開始編纂。

 現在朝廷開始使用印刷術,邸報就基本告別手抄了,直接通過驛站傳遞到各個省去,再由省負責往各個府縣進行下發。

 確保縣一級別的都能收到中央朝廷的消息,避免有人從中歪曲造謠。

 當然對於驛站的事情,朱元璋是非常上心的。

 他也不單單是為了讓百姓告官這麼一個渠道,擔負了信息的傳遞,同時還有穀物和其他賦稅徵收物的運輸,士卒和服勞役人員的調遣的多相功能。

 而且朱元璋還沒有發現,他下令整治驛站以及驛道,變相的發展了交通系統,從而改進了人與物流動的速度和環境時,商業只會變得更為活躍。

 再加上朱元璋為了他的自身統治,對著解放生產力有著積極作用,所以江南農業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商品經濟自然就快速發展起來了。

 雖然商人屬於四民的最底層,商人是最不受重視的職業,但他們的力量依舊再不斷的增長。

 參政馮冕當即拱手道:“陛下,這商稅要上調多少?”

 “你們去商討,劃檔進行區分,大宗交易自然是多些,小宗交易便少些,得到合適的數目後再給朕呈上來。”

 “是。”

 眾人應聲之後,便迅速退下去商議了。

 朱元璋又翻出來前幾日江寧縣知縣吳衛送上來的奏章,裡面詳細介紹了縣衙人充當牙人收稅的過程以及結果。

 光是城內全天的就有13個大型的,還沒有統計城外的。

 買應季水果,要到三山街市買魚和菜蔬。

 到洪武門的新橋市或北門橋市:買衣料、茶、鹽、紙張。

 到清涼門外的市場:買竹子,到聚寶門外的來賓街市,買木炭。

 到金川門外的龍江市:買糧食。

 到西南郊的江東市:買蓋房子用的木料,到西北角儀鳳門外的河邊市場買水產品。

 對於這些民間的事,朱元璋感到很滿意。

 所以當他看到最後吳衛上報的稅收後,更是瞪大了眼睛。

 單單一個月就創造了二萬四千七百八十九兩的收入,這還只是江寧縣的稅收。

 儘管王布犁當初大言不慚皇帝只能收三成,可上交賦稅又不是他一個典史說了算的。

 知縣在前頭盯著呢。

 吳衛更是會做人,看著王布犁給縣衙之人發了補貼之後,只留下零頭,剩下的全都交出來了。

 對此,朱元璋很是滿意。

 這才叫懂得為朝廷著想。

 你一個駙馬拿著這麼多屬於朝廷的賦稅,給下面的人發錢,遲早會落人口舌。

 吳衛這件事辦的不錯。

 朱元璋很是欣慰。

 當然了,因為發大水,上元縣的商業全都被虹吸到江寧縣來了,不能忽視這麼一個情況。

 朱元璋現在對於王布犁給那些卑賤的衙役發“補貼”的事情,倒是沒有那麼看不過眼了。

 以前這些錢他都不知道,大部分全都被牙人給賺走了。

 怨不得王布犁下令把兩縣牙人全都抓進大牢裡,許多勳貴都坐不住上書彈劾王布犁,甚至還有人去縣衙鬧事,結果被王布犁落了面子。

 反倒又吹出一股子王布犁形似曹孟德在縣衙門口擺五色仗的故事,來給王布犁上眼藥,說他有梟雄之志。

 這不就是想要借刀殺人!

 王布犁此舉是動了某些人的肥肉了,他們能不著急嗎?

 更何況朕的女婿他有沒有梟雄之志,朕能不清楚嗎?

 “哈哈哈哈。”

 朱元璋當即把奏章遞給朱標,讓他仔細瞧一瞧。

 咱女婿果然是行政奇才,稍微動動腦子就能為朝廷掙下如此多的稅收。

 就算其餘縣衙沒有京師的縣衙商業買賣多,可是江南地區商業繁榮,定然能夠收取更多的商稅。

 就這還是沒有提高商稅就有如此多的收入。

 若是再提高商稅,那朝廷就不會一直變窮了。

 朱元璋看到數據之後,才把商業這塊肉真正的放在眼裡,思考著如何更好的吞掉這塊肉,而不是拱手讓給旁人。

 當然了,老朱最注重的小農經濟在他眼裡是不可動搖的,畢竟田賦才是關乎國本的事情。

 朱標看完之後,也是呆愣在原地。

 他只曉得王布犁出手大方,給手底下的衙役書吏們謀福利,讓他們更好的為大明做事。

 可現在數據彙總上來,擺在朱標的面前,著實是給了他一記重錘。

 商業竟然如此掙錢。

 父皇定的三十稅一的稅率那簡直是太低了,怨不得那些富豪在夜秦淮一擲千金,眼睛眨都不眨一下的。

 他們才是真正的千金散盡還復來啊!

 光是在南京城就有如此規模,在更加富庶的蘇杭地區,朱標都不敢想,他們是不是真的日進斗金!

 “爹,照此下去,光是江寧縣一縣的稅收就能抵得上朝廷一年的稅收。”

 朱標瞪大眼睛,有些不可置信的道:“咱們定的商稅確實低,王布犁他絕不是信口開河。”

 “嗯。”

 朱元璋輕微頷首,雖然大部分地區都比不上江寧縣的商業貿易,可一旦有了其餘地區商稅的收入加成,朝廷可用的錢也就更多了。

 “咱這個女婿倒是開了一個好頭,但是也加大了監管的難度。”

 朱元璋揹著手慢慢的踱步:“在如此巨大的利益面前,很少有人能把握的住,不像咱的女婿,對於這些真金白金根本就看不上眼。”

 朱標連連點頭,這個時候倒是有些羨慕王布犁了,至少他脫離了低級趣味。

 但是朱標也回過味來。

 一旦要實行一個新的稅收政策,下面的人很少有人不會伸手的。

 可是怎麼防範,是一個需要好好思索的問題。

 “商業如此巨大的蛋糕擺在咱的面前,絕不能放過嘍。”

 朱元璋微微眯著眼睛,他倒是小瞧了這經商之道,單純的以為他們是囤積,等到稀缺的時候販賣。

 可王布犁卻用踢開中間商,官府直接收稅這個試點的辦法,讓他認識到商業的重要性!

 這塊肥肉,朕以前怎麼就沒放在心上呢!

 要是從立朝之處就開始弄,許多戰事早就能夠順利開展了。

 朱元璋後悔的直拍自己個的大腿。

 結果他們不給面子,要不是夜秦淮橫空出世,這幫人早就被老朱想法子給記在小本本上了。

 胡惟庸覺得天子大抵是覺得來錢非常慢,所以才想著要加商稅的。

 目前天子一直都讓各個地方官府,整治驛道以及驛站,就是為了更好的傳遞消息,從而掌控地方上的消息。

 最為重要的是天子把查言司的機構進一步擴大,重新命名為通政司,並且下令所有人都可以給皇帝直接上書,不管平民百姓還是政府官員,只要事關重大。

 百姓用不著親自來京師敲登聞鼓了,你想要告父母官,直接往驛站投書,保準給你快馬加鞭送到天子的案頭上去。

 朱元璋就是防著胡惟庸這種上下串聯起來,一同哄弄天子,對民間的事情一無所知。

 待到朱棣登基後,發現通政司長官因為幾件瑣事就沒有上報,從而大發雷霆,狠狠的責罰了他一頓。

 這些事都是要登報的,將來要記錄進實錄當中。

 天子批閱奏章之後,連同批敕一同編入《朝報》,而且還要據此摘要供《邸報》刊登,以手抄本的形式傳播。

 這些奏章和詔敕佔去了《邸報》大半的篇幅,但除此而外也報道與國務有關的其他消息。

 官員的升降、軍事、外交、自然災害等等。

 京師以外的地方官員非常熱切地想知道作為政治中心的京師之地發生了些什麼事。

 所以一些行省衙門在京城設立了專門的辦公地點,僱人抄寫《邸報》後送到省城,供那裡的地方官員傳抄。

 《邸報》的抄本在兩京存檔,以備編修實錄的人使用,實錄記載朝廷的法令和政策,在皇帝死後開始編纂。

 現在朝廷開始使用印刷術,邸報就基本告別手抄了,直接通過驛站傳遞到各個省去,再由省負責往各個府縣進行下發。

 確保縣一級別的都能收到中央朝廷的消息,避免有人從中歪曲造謠。

 當然對於驛站的事情,朱元璋是非常上心的。

 他也不單單是為了讓百姓告官這麼一個渠道,擔負了信息的傳遞,同時還有穀物和其他賦稅徵收物的運輸,士卒和服勞役人員的調遣的多相功能。

 而且朱元璋還沒有發現,他下令整治驛站以及驛道,變相的發展了交通系統,從而改進了人與物流動的速度和環境時,商業只會變得更為活躍。

 再加上朱元璋為了他的自身統治,對著解放生產力有著積極作用,所以江南農業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商品經濟自然就快速發展起來了。

 雖然商人屬於四民的最底層,商人是最不受重視的職業,但他們的力量依舊再不斷的增長。

 參政馮冕當即拱手道:“陛下,這商稅要上調多少?”

 “你們去商討,劃檔進行區分,大宗交易自然是多些,小宗交易便少些,得到合適的數目後再給朕呈上來。”

 “是。”

 眾人應聲之後,便迅速退下去商議了。

 朱元璋又翻出來前幾日江寧縣知縣吳衛送上來的奏章,裡面詳細介紹了縣衙人充當牙人收稅的過程以及結果。

 光是城內全天的就有13個大型的,還沒有統計城外的。

 買應季水果,要到三山街市買魚和菜蔬。

 到洪武門的新橋市或北門橋市:買衣料、茶、鹽、紙張。

 到清涼門外的市場:買竹子,到聚寶門外的來賓街市,買木炭。

 到金川門外的龍江市:買糧食。

 到西南郊的江東市:買蓋房子用的木料,到西北角儀鳳門外的河邊市場買水產品。

 對於這些民間的事,朱元璋感到很滿意。

 所以當他看到最後吳衛上報的稅收後,更是瞪大了眼睛。

 單單一個月就創造了二萬四千七百八十九兩的收入,這還只是江寧縣的稅收。

 儘管王布犁當初大言不慚皇帝只能收三成,可上交賦稅又不是他一個典史說了算的。

 知縣在前頭盯著呢。

 吳衛更是會做人,看著王布犁給縣衙之人發了補貼之後,只留下零頭,剩下的全都交出來了。

 對此,朱元璋很是滿意。

 這才叫懂得為朝廷著想。

 你一個駙馬拿著這麼多屬於朝廷的賦稅,給下面的人發錢,遲早會落人口舌。

 吳衛這件事辦的不錯。

 朱元璋很是欣慰。

 當然了,因為發大水,上元縣的商業全都被虹吸到江寧縣來了,不能忽視這麼一個情況。

 朱元璋現在對於王布犁給那些卑賤的衙役發“補貼”的事情,倒是沒有那麼看不過眼了。

 以前這些錢他都不知道,大部分全都被牙人給賺走了。

 怨不得王布犁下令把兩縣牙人全都抓進大牢裡,許多勳貴都坐不住上書彈劾王布犁,甚至還有人去縣衙鬧事,結果被王布犁落了面子。

 反倒又吹出一股子王布犁形似曹孟德在縣衙門口擺五色仗的故事,來給王布犁上眼藥,說他有梟雄之志。

 這不就是想要借刀殺人!

 王布犁此舉是動了某些人的肥肉了,他們能不著急嗎?

 更何況朕的女婿他有沒有梟雄之志,朕能不清楚嗎?

 “哈哈哈哈。”

 朱元璋當即把奏章遞給朱標,讓他仔細瞧一瞧。

 咱女婿果然是行政奇才,稍微動動腦子就能為朝廷掙下如此多的稅收。

 就算其餘縣衙沒有京師的縣衙商業買賣多,可是江南地區商業繁榮,定然能夠收取更多的商稅。

 就這還是沒有提高商稅就有如此多的收入。

 若是再提高商稅,那朝廷就不會一直變窮了。

 朱元璋看到數據之後,才把商業這塊肉真正的放在眼裡,思考著如何更好的吞掉這塊肉,而不是拱手讓給旁人。

 當然了,老朱最注重的小農經濟在他眼裡是不可動搖的,畢竟田賦才是關乎國本的事情。

 朱標看完之後,也是呆愣在原地。

 他只曉得王布犁出手大方,給手底下的衙役書吏們謀福利,讓他們更好的為大明做事。

 可現在數據彙總上來,擺在朱標的面前,著實是給了他一記重錘。

 商業竟然如此掙錢。

 父皇定的三十稅一的稅率那簡直是太低了,怨不得那些富豪在夜秦淮一擲千金,眼睛眨都不眨一下的。

 他們才是真正的千金散盡還復來啊!

 光是在南京城就有如此規模,在更加富庶的蘇杭地區,朱標都不敢想,他們是不是真的日進斗金!

 “爹,照此下去,光是江寧縣一縣的稅收就能抵得上朝廷一年的稅收。”

 朱標瞪大眼睛,有些不可置信的道:“咱們定的商稅確實低,王布犁他絕不是信口開河。”

 “嗯。”

 朱元璋輕微頷首,雖然大部分地區都比不上江寧縣的商業貿易,可一旦有了其餘地區商稅的收入加成,朝廷可用的錢也就更多了。

 “咱這個女婿倒是開了一個好頭,但是也加大了監管的難度。”

 朱元璋揹著手慢慢的踱步:“在如此巨大的利益面前,很少有人能把握的住,不像咱的女婿,對於這些真金白金根本就看不上眼。”

 朱標連連點頭,這個時候倒是有些羨慕王布犁了,至少他脫離了低級趣味。

 但是朱標也回過味來。

 一旦要實行一個新的稅收政策,下面的人很少有人不會伸手的。

 可是怎麼防範,是一個需要好好思索的問題。

 “商業如此巨大的蛋糕擺在咱的面前,絕不能放過嘍。”

 朱元璋微微眯著眼睛,他倒是小瞧了這經商之道,單純的以為他們是囤積,等到稀缺的時候販賣。

 可王布犁卻用踢開中間商,官府直接收稅這個試點的辦法,讓他認識到商業的重要性!

 這塊肥肉,朕以前怎麼就沒放在心上呢!

 要是從立朝之處就開始弄,許多戰事早就能夠順利開展了。

 朱元璋後悔的直拍自己個的大腿。

 結果他們不給面子,要不是夜秦淮橫空出世,這幫人早就被老朱想法子給記在小本本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