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 作品

第249章 249吉時已到,送入洞房

 第249章 249吉時已到,送入洞房

 王布犁的隊伍快要到了之後,便有小廝跑過來告知。

 大哥王貫眾連忙招呼人準備放鞭炮。

 當隊伍出現在洪武正街可以瞧見的時候,鞭炮聲就響起來了。

 一時間許多人都捂著耳朵遠遠的瞧著。

 洪武正街這條道路兩側,全都是被朱元璋賞賜的功臣之家,去皇宮的時間也短,以此顯示天子的恩寵。

 公主府自然也就被修建在這裡了。

 只不過相比于徐達、常遇春的府衙,還得繼續往北走呢,距離皇宮更遠一些。

 王布犁騎在高頭大馬上,不住的對著左右拱手致謝,流程就是這麼個流程。

 目前而言,老王家來的親戚,王存這一脈很少,經過元末戰亂的洗禮,一家人能安全的活下來就是極大的幸運了。

 至於遠走他鄉的更是數不勝數,誰知道如今還有沒有存活於世?

 更何況如今朱元璋推出的制度,更是不想讓百姓隨意流動,尋親的成本過高。

 這是他該得的受苦。

 他在公主府正門前下了馬,然後叫人把馬牽走,他站在這,等著轎子到達。

 雖說是嫁女兒,但經費該省省。

 畢竟他們還都睡大通鋪,想摟個女人睡覺都沒機會咧。

 全都是咱先來的,你們誰能比?

 一旁的藍玉聽著朱棣訴說王布犁這般霸氣的詩,嘴角微微上揚。

 兄弟們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有今天沒明天的,有個女人暖被窩就比兄弟們強了。

 為了避免被殃及,只能選擇下意識的遠離皇宮。

 但兒子們就不怎麼在意時間了,心急的朱棣等人也一溜煙跑到公主府了。

 這也是一些後代子孫富裕了之後,才有錢搞這種事,什麼認祖歸宗之類的。

 這幫老男人,起鬨說的話可真是一丁點都不含蓄。

 “駙馬他當真是少年得志,讓人羨慕的很吶。”

 “果真如此?”

 那個時候窮啊,成親哪有這陣勢。

 李善長摸著鬍鬚臉上帶著笑意:

 可以說,王布犁娶公主,就是出個人的事。

 最重要的是這種事,也用不著王布犁發請帖,全都是禮部官員按照皇帝的意思,一手操辦的。

 朱棣眉眼裡無不透露出得意。

 什麼聘禮嫁妝啊,都是老丈人給的,連辦婚禮的錢都是他讓朝廷出的。

 論關係,王布犁可是咱的徵北大將軍,寫詩那也是厲害的很。

 此時房間就他們夫妻兩個人,依舊要等待吉時。

 當然不排除他們也是在躲著自家老爹的訓斥,就留著大哥一個人受苦吧。

 “那麼多人都聽到了,咱妹夫現場做的,都沒帶大喘氣的,根本就用不著走上七步。”

 倒是朱元璋通過聯姻,有了一大批親戚。

 最後在眾人的鬨笑聲當中把新娘子給背進新房裡,放在床上,讓她先歇著。

 於是一大幫人連帶著小公主們也被抱來了,寧國公主府人頭攢動,越發的熱鬧起來了。

 兄弟們想要受這份苦都沒機會,此時不過是殃及魚池罷了。

 那肯定不是,那是不給天子面子。

 “不錯。”徐達也輕微頷首:“若是此子早生個二十年,興許就能同我們並肩作戰了,那個時候他定然辦不起這般奢華的婚宴。”

 順便等著朱元璋等人擺駕到此處,到時候還得拜雙方父母呢。

 徐達的話引得一幫老臣大笑起來。

 王布犁聞著硫磺的味道,在煙中穿行而過。

 朱元璋作為皇帝,即使女兒成親,那也得最後隆重出場。

 朱棣同自己老丈人開始說王布犁現場做的那首詩,聽得徐達兩眼放光。

 論接觸,他還是第一個同王布犁交流的皇子呢。

 所以像徐達等人皆是在公主府等候吃席,今後大家都是皇親國戚,屬於親戚關係了。

 床上鋪了許多紅棗、桂圓、蓮子、生菜籽之類的。

 你不來是不給王布犁面子嘛?

 先前只是覺得他有點本事,未曾往親戚方面上想,反正兒女婚事全都是父皇做主,誰知道他會給誰指定?

 當然了,別看是皇家子嗣,但是他們今天也沒法子進屋去吃飯,全都在大院子裡。

 “哈哈哈。”

 王布犁這軟飯吃的明明白白。

 王布犁你還敢說你沒心思要建功立業?

 從你的詩裡就能體現出來你渴望上進的野心。

 你小子還舔著臉給咱寫什麼古今將相今何在的半首詞,勸咱不要那麼上進。

 現在全都露餡了吧?

 咱的徵北大軍事,你小子是真的躲不過去了。

 因為北元未滅。

 所以大明的將帥們都想要幹這件事,只不過目前天子對外北元的戰事是處於謹慎態度。

 尤其是四年前明軍失利,讓天子的選擇更加謹慎起來了。

 李善長再一次捏著自己的鬍鬚默然不語。

 這小子越來越有意思了。

 脾氣很對陛下啊,難怪天子這般看重他。

 李善長就是猜不透天子要把王布犁推到哪個位置上去。

 畢竟現在太子還小,王布犁比太子更小。

 他又暗暗嘆了口氣,只不過按照如今的情況,他想要在朝廷當中看風起雲落的可能性怕是沒有了。

 李善長對此一直都十分的介懷,因為按照政治生命而言,他還是很年輕的,足可以處理許多政事,跟得上天子的腳步。

 奈何現實情況總會打破伱的幻想,並且狠狠的給你一巴掌。

 王神醫作為一家之主,對於公主府裡來的這些達官顯貴,倒是絲毫不怵,還能同他們聊兩句。

 有幾個人甚至請王神醫給把把脈,今後是不是要有些養生的手段。

 皇宮裡的消息,他們也偶爾聽聞,全都是來自老王家。

 說什麼長生不老那是假的,但是延年益壽,大家還是願意的。

 畢竟好不容易從泥腿子一路拼殺到如今的地位,總得好好享受幾年吶。

 王神醫經過醫治何文輝,那在淮西集團當中,早就是名聲在外了。

 光是這一手能把人從閻王殿里拉回來的醫術,就得讓人肅然起敬。

 萬一哪天能用得到呢!

 眾人在等待當中,總算是把朱元璋給迎來了,眾人紛紛見禮。

 朱元璋面帶微笑,從轎子裡走下去之後,先把王布犁的父母給扶起來了,然後拉著他們進入大廳內。

 各自坐在一旁,說著話,等待吉時的到來。

 王布犁方才在迎親念出來的那首詩,是真的讓老朱十分的有認同感,此時同王神醫交流,更是歡喜的很。

 外面的僕人都已經開始擺菜了。

 今天看熱鬧的人來的不少,就等著時間一到,起起鬨之類的。

 朱明秀嚥著口水說不吃東西,等到拜堂結束之後在吃飯,要不然一會臉上的胭脂就不是方才的模樣了。

 王布犁也覺得有些難熬,都這個點了,怎麼還不舉行典禮,一會在外面說兩句話,就趕緊進房間裡鬆快鬆快。

 侍女們開始又給新婚夫妻兩個擦擦,整理整理衣服。

 隨著一聲吉時已到,王布犁接過紅繡球攥著這頭,朱明秀一手拿著扇子一手攥著那頭,在侍女的帶路下,走到大殿當中。

 老母親見兒子終於要成親了,忍不住流出幸福的淚水,將來生幾個孩子,她也就安心了。

 這個時候新婚夫妻兩個就全程是木偶人了,先拜天地,再拜父母,最後夫妻對拜。

 禮畢之後就開宴共食,待到吃完飯才會送新婚的兩人回房休息。

 正桌就坐了九個人,老朱夫妻倆,老王夫妻倆,小王夫妻倆,小朱一家三口。

 朱元璋左側是王家父子倆,右側是馬皇后、王母、朱明秀,常氏、朱雄英、朱標,這麼圍了一桌子。

 如此安排,朱元璋依舊是十分看重王布犁,想要同他說說話,王父則是由朱標招待。

 “賢婿啊,今天你臨場發揮的那首詩,咱是真的喜歡。”

 朱元璋夾著菜稱讚王布犁。

 “父皇滿意就行。”

 王布犁嘴上應著,手裡的筷子不停,今天晚上還有任務咧,不吃飽點不行。

 朱元璋微微頷首,笑了笑:

 “你的功勞,咱都記在心裡,今後都是一家人了,朕定然是不會虧待你的。”

 “小婿明白。”

 王布犁摸不透自己又有什麼新功勞,總之順著老朱的話說準沒問題。

 “你有沒有想要更進一步的想法?”

 王布犁下意識的捏緊筷子,畢竟這個時候也沒有雷聲幫他遮掩。

 這是試探嗎?

 還是因為自己做了那首詩,讓他覺得我王布犁有野心,想要把我往胡惟庸的道路上引?

 王布犁摸不準,他只是側頭道:“父皇,我雖在縣衙只是個小小典史,但總歸是為百姓幹實事的。

 若是再往上升,怕是不足以擺平許多事,也脫離了百姓,雙腳就容易踩在雲端,不知民間疾苦。

 所以小婿覺得我還需要再基層當中有更多的歷練。

 否則依照我這個脾氣,一旦位高權重,怕是會做出惹父皇不高興的事情來,到時候不好收場。”

 王布犁雖然對朱正文是鬱鬱寡歡而死表示認同,但在權力面前,哪有什麼親情吶!

 全都是工具人,唯一的區分是工具什麼時候會被拋棄。

 朱元璋見王布犁說的這般冠冕堂皇想要偷懶的說辭,也不想在大婚之日反駁他。

 還什麼害怕自己位高權重後,不知進退?

 咱看你小子現在就挺知道退退退的,根本就不知道前進。

 天天嘴上喊著我要進步。

 我要為民請命。

 嘴裡還說著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等霸氣宣言?

 口號喊的震天響,但實際動作不僅是原地踏步,他還一個勁的往後倒。

 實際上,王布犁一心就想著吃軟飯,躺平,不為大明奮鬥!

 白瞎你的才華啊。

 小子。

 老朱早知道王布犁當了駙馬之後是這樣想的,自己必須得好好考慮一二要不要賜婚給王布犁。

 但稍微思考一會,像王布犁這種特殊性,也算是變相的政治聯姻。

 穩固的地位在其餘聯姻淮西勳貴之前,如何能不這樣做?

 簡直是受益大,危險性小,必須得把女兒嫁給他,沒有別的選擇。

 老朱也理解王布犁有了如此大的機緣後,變得小心謹慎的性子,生怕出現任何意外就失去了所有。

 就如同他朱元璋從一個乞丐走到天下之主後的心態情況一樣。

 大家都有著自己想要守護的寶藏。

 朱元璋想要守護自己的妻兒,想要守護自己的產業,為此他不惜熬幹自己的心血。

 王布犁想要守護自己的終極秘密,猶如還房貸一般的,能夠等到朱棣登基。

 雖然時間漫長,但總歸是有希望的不是嗎?

 所以對於王布犁的說辭,朱元璋只是笑笑:“那你就打算一輩子待在縣衙裡,幹著讓誰開口誰開口的日子?”

 “我還年輕,以後的想法再說。”

 王布犁還想繼續說,就感覺腳下被他老爹踩了一腳。

 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你爹我白跟你說了是吧?

 人不能太得意,尤其是在皇帝身邊,更不能放鬆警惕。

 他能把你捧到天上去,也能把你打落凡塵,看看旁邊那桌的韓國公李善長!

 王布犁便止住話頭,埋頭乾飯,倒是王神醫接過場面,舉著酒杯道:

 “陛下,草民能同陛下結為兒女親家,心情感激萬分,今後陛下所言之事,我們王家定然馬首是瞻。”

 “哈哈哈。”

 朱元璋也順勢舉起酒杯:

 “親家說這話就見外了,你的醫術我早有耳聞,老六他說要搞郎中醫院,也是從你這裡得到啟發的。

 今後若是我們再有病症,你可不能藏著掖著了。”

 “好叫陛下知曉,草民壓箱底的手藝也亮出來了,何僉事的病症若不是他身強力壯,換在尋常孱弱之人,怕是在剖開肚子沒多久就死了。”

 王神醫的話直接把朱元璋最後一丁點期待給覆滅了。

 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妻兒會先後病逝,他一直都抱著期望。

 王布犁他爹連不治之症都能治好,萬一還有壓箱底的手藝,也能治好他的妻兒呢?

 現在王存的話,倒是讓朱元璋徹底死心了。

 他只能寄希望於王布犁給的養生法子,以及不讓朱標出去尋找新都的地址,讓別人去做這個差事。

 如此也就用不著水土不服而患病了。

 儘可能的規避此事,朱元璋甚至都不打算派朱標離開南京周遭,就算是祭祖也用不著他去了。

 但是讓朱元璋欣慰的是,經過時間的檢驗,王布犁的那套養生法子是有效的。

 “這麼說,原本身強力壯之人就不容易患病?”

 “也不是。”

 王神醫又給朱元璋科普了一下。

 舉了常遇春以及在他家護衛的老兵例子,年輕的時候沒事,可是一旦歲數上漲,就可能壓制不住體內的暗傷,造成疾病。

 如此只能慢慢調養,調養的好,那就能稍微痛苦的活著,調養不好直接就暴斃。

 朱元璋瞥了一旁的馬皇后一眼,難不成自己的妹子體內也有暗傷了?

 所以才會在不久的將來突然就患病,且無法醫治!

 這種醫學知識,老朱平日裡哪有時間瞭解。

 他支持老六鼓動淮西集團,一同籌建郎中醫院的事情,也是想要找出諸如王存這種有點壓箱手藝的郎中來。

 萬一能用到,那就是賺了!

 總比到時候抓瞎,只能哀嚎痛苦強上幾倍。

 王布犁在一旁乾飯,聽著他們二人的交談,心想難不成老朱也想要養生了?

 那必然不可能!

 誰養生,老朱都不可能養生的。

 他自己都把自己當牛馬使,自己給自己死命的抽鞭子。

 養生?

 到哪天他這個牛馬乾不動了,臨死前都得讓別人給他念奏章,這樣他才能安心走上黃泉路。

 馬皇后當然知道朱元璋再想什麼,這種場合光明正大的問出來,總比私底下打聽要強。

 更何況本就是聊天,朱元璋總不能同王神醫聊一聊國家大事吧?

 於是她也加入了進來,說著自己練了點養生的招式,覺得還不錯。

 這方面王神醫還是有點知識儲備的,於是就變成了大型宣講。

 就連背後桌子的一幫將老未老的人,也再細細聽著。

 這種事,多聽聽總沒壞處。

 “不愧是能把何文輝從閻王爺手裡拉回來的名醫,就是有水準吶。”

 徐達讚歎了一句,然後又側頭詢問那郎中醫院籌建的進度。

 朱棣等皇子也是一桌,大家頗顯沉悶的吃飯,喝酒也不敢放開了喝,更不敢上去灌王布犁的酒。

 他們的父皇在那桌聊得暢快,王布犁也不知道要挨桌敬酒,只知道乾飯。

 這個婚宴他們覺得參加的著實沒啥意思,當初大哥成親的時候,兄弟幾個還去鬧他來著。

 老三喊了一句:“老六,你去喊妹夫,叫他來給咱們敬酒啊!”

 “我不去。”

 朱楨連連搖頭,那桌子上有父皇母后,他可不去觸黴頭。

 萬一父皇此時面上沒說什麼,等回宮之後收拾自己,那可就難熬了。

 老三瞪了他一眼,結果老六瞪回去,有本事你就鬧事,反正我不怕。

 老子又不是傻子,才不給你當槍使。

 王布犁瞧著吃的差不多了,看著朱明秀也擦擦嘴,便小聲道:

 “爹,是不是吉時到了,我們倆該去入洞房了?”

 王神醫看了看天色,估摸也差不多了,於是找禮儀去了。

 “吉時已到,送入洞房。”

 王布犁也配合的站起身來,哈哈大笑拱手致謝,拉著繡球帶著朱明秀回了房間。

 “父皇滿意就行。”

 王布犁嘴上應著,手裡的筷子不停,今天晚上還有任務咧,不吃飽點不行。

 朱元璋微微頷首,笑了笑:

 “你的功勞,咱都記在心裡,今後都是一家人了,朕定然是不會虧待你的。”

 “小婿明白。”

 王布犁摸不透自己又有什麼新功勞,總之順著老朱的話說準沒問題。

 “你有沒有想要更進一步的想法?”

 王布犁下意識的捏緊筷子,畢竟這個時候也沒有雷聲幫他遮掩。

 這是試探嗎?

 還是因為自己做了那首詩,讓他覺得我王布犁有野心,想要把我往胡惟庸的道路上引?

 王布犁摸不準,他只是側頭道:“父皇,我雖在縣衙只是個小小典史,但總歸是為百姓幹實事的。

 若是再往上升,怕是不足以擺平許多事,也脫離了百姓,雙腳就容易踩在雲端,不知民間疾苦。

 所以小婿覺得我還需要再基層當中有更多的歷練。

 否則依照我這個脾氣,一旦位高權重,怕是會做出惹父皇不高興的事情來,到時候不好收場。”

 王布犁雖然對朱正文是鬱鬱寡歡而死表示認同,但在權力面前,哪有什麼親情吶!

 全都是工具人,唯一的區分是工具什麼時候會被拋棄。

 朱元璋見王布犁說的這般冠冕堂皇想要偷懶的說辭,也不想在大婚之日反駁他。

 還什麼害怕自己位高權重後,不知進退?

 咱看你小子現在就挺知道退退退的,根本就不知道前進。

 天天嘴上喊著我要進步。

 我要為民請命。

 嘴裡還說著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等霸氣宣言?

 口號喊的震天響,但實際動作不僅是原地踏步,他還一個勁的往後倒。

 實際上,王布犁一心就想著吃軟飯,躺平,不為大明奮鬥!

 白瞎你的才華啊。

 小子。

 老朱早知道王布犁當了駙馬之後是這樣想的,自己必須得好好考慮一二要不要賜婚給王布犁。

 但稍微思考一會,像王布犁這種特殊性,也算是變相的政治聯姻。

 穩固的地位在其餘聯姻淮西勳貴之前,如何能不這樣做?

 簡直是受益大,危險性小,必須得把女兒嫁給他,沒有別的選擇。

 老朱也理解王布犁有了如此大的機緣後,變得小心謹慎的性子,生怕出現任何意外就失去了所有。

 就如同他朱元璋從一個乞丐走到天下之主後的心態情況一樣。

 大家都有著自己想要守護的寶藏。

 朱元璋想要守護自己的妻兒,想要守護自己的產業,為此他不惜熬幹自己的心血。

 王布犁想要守護自己的終極秘密,猶如還房貸一般的,能夠等到朱棣登基。

 雖然時間漫長,但總歸是有希望的不是嗎?

 所以對於王布犁的說辭,朱元璋只是笑笑:“那你就打算一輩子待在縣衙裡,幹著讓誰開口誰開口的日子?”

 “我還年輕,以後的想法再說。”

 王布犁還想繼續說,就感覺腳下被他老爹踩了一腳。

 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你爹我白跟你說了是吧?

 人不能太得意,尤其是在皇帝身邊,更不能放鬆警惕。

 他能把你捧到天上去,也能把你打落凡塵,看看旁邊那桌的韓國公李善長!

 王布犁便止住話頭,埋頭乾飯,倒是王神醫接過場面,舉著酒杯道:

 “陛下,草民能同陛下結為兒女親家,心情感激萬分,今後陛下所言之事,我們王家定然馬首是瞻。”

 “哈哈哈。”

 朱元璋也順勢舉起酒杯:

 “親家說這話就見外了,你的醫術我早有耳聞,老六他說要搞郎中醫院,也是從你這裡得到啟發的。

 今後若是我們再有病症,你可不能藏著掖著了。”

 “好叫陛下知曉,草民壓箱底的手藝也亮出來了,何僉事的病症若不是他身強力壯,換在尋常孱弱之人,怕是在剖開肚子沒多久就死了。”

 王神醫的話直接把朱元璋最後一丁點期待給覆滅了。

 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妻兒會先後病逝,他一直都抱著期望。

 王布犁他爹連不治之症都能治好,萬一還有壓箱底的手藝,也能治好他的妻兒呢?

 現在王存的話,倒是讓朱元璋徹底死心了。

 他只能寄希望於王布犁給的養生法子,以及不讓朱標出去尋找新都的地址,讓別人去做這個差事。

 如此也就用不著水土不服而患病了。

 儘可能的規避此事,朱元璋甚至都不打算派朱標離開南京周遭,就算是祭祖也用不著他去了。

 但是讓朱元璋欣慰的是,經過時間的檢驗,王布犁的那套養生法子是有效的。

 “這麼說,原本身強力壯之人就不容易患病?”

 “也不是。”

 王神醫又給朱元璋科普了一下。

 舉了常遇春以及在他家護衛的老兵例子,年輕的時候沒事,可是一旦歲數上漲,就可能壓制不住體內的暗傷,造成疾病。

 如此只能慢慢調養,調養的好,那就能稍微痛苦的活著,調養不好直接就暴斃。

 朱元璋瞥了一旁的馬皇后一眼,難不成自己的妹子體內也有暗傷了?

 所以才會在不久的將來突然就患病,且無法醫治!

 這種醫學知識,老朱平日裡哪有時間瞭解。

 他支持老六鼓動淮西集團,一同籌建郎中醫院的事情,也是想要找出諸如王存這種有點壓箱手藝的郎中來。

 萬一能用到,那就是賺了!

 總比到時候抓瞎,只能哀嚎痛苦強上幾倍。

 王布犁在一旁乾飯,聽著他們二人的交談,心想難不成老朱也想要養生了?

 那必然不可能!

 誰養生,老朱都不可能養生的。

 他自己都把自己當牛馬使,自己給自己死命的抽鞭子。

 養生?

 到哪天他這個牛馬乾不動了,臨死前都得讓別人給他念奏章,這樣他才能安心走上黃泉路。

 馬皇后當然知道朱元璋再想什麼,這種場合光明正大的問出來,總比私底下打聽要強。

 更何況本就是聊天,朱元璋總不能同王神醫聊一聊國家大事吧?

 於是她也加入了進來,說著自己練了點養生的招式,覺得還不錯。

 這方面王神醫還是有點知識儲備的,於是就變成了大型宣講。

 就連背後桌子的一幫將老未老的人,也再細細聽著。

 這種事,多聽聽總沒壞處。

 “不愧是能把何文輝從閻王爺手裡拉回來的名醫,就是有水準吶。”

 徐達讚歎了一句,然後又側頭詢問那郎中醫院籌建的進度。

 朱棣等皇子也是一桌,大家頗顯沉悶的吃飯,喝酒也不敢放開了喝,更不敢上去灌王布犁的酒。

 他們的父皇在那桌聊得暢快,王布犁也不知道要挨桌敬酒,只知道乾飯。

 這個婚宴他們覺得參加的著實沒啥意思,當初大哥成親的時候,兄弟幾個還去鬧他來著。

 老三喊了一句:“老六,你去喊妹夫,叫他來給咱們敬酒啊!”

 “我不去。”

 朱楨連連搖頭,那桌子上有父皇母后,他可不去觸黴頭。

 萬一父皇此時面上沒說什麼,等回宮之後收拾自己,那可就難熬了。

 老三瞪了他一眼,結果老六瞪回去,有本事你就鬧事,反正我不怕。

 老子又不是傻子,才不給你當槍使。

 王布犁瞧著吃的差不多了,看著朱明秀也擦擦嘴,便小聲道:

 “爹,是不是吉時到了,我們倆該去入洞房了?”

 王神醫看了看天色,估摸也差不多了,於是找禮儀去了。

 “吉時已到,送入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