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 作品

第275章 275大明第三把交椅(求下雙倍月票)

 第275章 275大明第三把交椅(求下雙倍月票) 

 王布犁在家躺屍。 

 不,或者說是在冥思苦想該如何推廣香水和衛生巾的事情。 

 一旁的侍女們正在穿羊肉串,做好燒烤的準備。 

 為接下來的春遊摘花打打基礎。 

 然後侍女正給按摩的王布犁,他就接待來自皇宮的宦官康長民。 

 陛下有要緊事請駙馬進宮。 

 “啊,怎麼就十萬火急?” 

 王布犁心想我這才歇多會,老朱就動不動差人喊他進宮一敘。 

 這是變著法子不想讓自己吃空餉咧? 

 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於是當王布犁進入城門,瞧著被接連獎勵的平安,現在都開始坐著了。 

 朝鮮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自己的貨幣,還得是用大明的錢。 

 雖然朝鮮沒有貨幣,但是依靠大明卻成為了東亞的貿易中心。 

 大明的貨物在周遭小國之間,有著極大的市場,更是引領他們的風尚。 

 咱們甚至還可以把造型精美但沒有太多實用功能的設計款瓷器大量賣給他們。” 

 可大明也錢荒了,流出去的更少。 

 但近幾年高麗使者來華,全都遭殃了。 

 諸如朝鮮、日本都以家裡擁有大明的東西而自豪。 

 王布犁很快就看完了高麗國王的國書。 

 王布犁被安排坐在朱標桌子對面,仔細看那些信息。 

 王布犁簡直就是給他來了一手二桃殺三士。 

 高麗目前是比朝鮮強的,至少國內現在還有名義上的貨幣。 

 絲綢那麼大的市場,以及不低的價格,根本就無法讓大明內部都消化掉。 

 現在高麗國王滿口答應大明給他們的機會,如何會反對? 

 這可是暴利! 

 不爭貢,他們就賺不到這筆錢。 

 他是一個實用主義者。 

 光是倭寇這件事,促成朱元璋為了防止他們同敗兵勾結反攻大陸,頒佈了禁海政策。 

 大殿內。 

 “陛下,我大明的許多物件,無論是高麗還是倭國,他們都製造不出來。 

 但平安夫人手裡拿瓶可真的算是獨一無二的寶貝了。 

 “安哥,不夠用的話,有新鮮的製出來,我再給你續上一瓶。” 

 那高麗權臣獲利者數量不僅多了,而且錢也會變多。 

 她們都想要香水,瘋狂的表現自己,希望平安能夠送她們,但這可是著實難為他的腰子了。 

 所以為了錢,出現流血事件實屬正常。 

 相比於朝貢貿易,給他們單開一條口子,簡直是天降財富。 

 身為一名武將,尤其是還年輕,將來是要在戰場上搏命的,豈能被酒色所傷? 

 最近平安開始戒了,希望她們都懷孕吧。 

 故而他對這件事十分的上心,派前檢校出了個遠差,詳細的打探高麗的情況,如今已經陸續的傳回來一些。 

 即是使者團能夠從出使大明當中獲利,別人也撈不著,如何能不眼熱。 

 還有那些精美的瓷器,朱元璋也並不懂欣賞把玩。 

 畢竟大明在周遭國家就代表著強大、有錢、有品位。 

 那瓶香水的殺傷力還是有的。 

 平安連連擺手,他真不是隻有一個女人。 

 大明與倭國之間的正常貿易幾乎沒有。 

 以至於後來發生爭貢事件。 

 “別了,別了。” 

 或者說他沒時間浪費在這上面。 

 別看大明啥啥都有,但是前期對外貿易算不得突出。 

 現在這些能隨便製造出來的大量東西,全都能轉成為削弱北元實力的利器,著實是老朱未曾設想過的道路。 

 就是因為大明覺得他們倭國上貢能值幾個錢,根本就不放在眼裡,但是倭國人的感受不一樣啊。 

 聽著王布犁的話,朱元璋點點頭。 

 他提煉一下中心思想,那就是大明說什麼是什麼。 

 看樣子田是不容易被耕壞的,但牛可以是真的累倒了。 

 鄭和下西洋也是政治因素大於經濟因素,一些東西多是隨手就送了,交易量多是香料等等。 

 否則也不會因為耗費巨資,導致給不少文臣藉口取消遠航。 

 大明不在乎,可那些沿岸的百姓哪一個不開心於大明出手闊綽啊? 

 王布犁瞧著檢校蒐集來的情報,不得不說這幫人還是有點本事的,去高麗那地方調查都能搞出一些信息來。 

 所以他們扮演蒙古人是不是太容易被分辨了? 

 亦或者高麗人還得向他們諂媚,但蒙古就不一樣了,群眾基礎不行。 

 王布犁也沒有過問虛構蒙古人獲得爵位的事情,老朱有沒有搞出來呢? 

 但是他發現一件事,高麗目前已經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 

 他們雖然有自己的貨幣銅錢以及銀瓶,可跟底下的百姓幾乎沒有什麼交集。 

 許多百姓都用米或者布來當作貨幣私下交易了。 

 而且高麗收稅是十稅一,除此之外各地還得上交土特產,分為常供和別貢。 

 全都是上繳實物。 

 當然要是這麼好,高麗也就不會如此民不聊生了。 

 隨著私有田莊的擴大化,賦稅轉移的十分厲害。 

 名義上貢物是任何人都須繳納的,但豪門勢家常得以免稅,全部負擔都落到平民身上。 

 代納人為謀取重利,高麗境內的農民往往要繳納高出幾倍的貢物。 

 王布犁發現如今高麗的百姓還真的能忍,他們太能吃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