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 作品

第285章 285駙馬,這是惹眾怒的事

 “陛下,我建議把前期的移民儘量安排在沿河周遭,如此一來依靠水運搬家也更加方便,花費較少。”

 王布犁指了指地圖道:“我們與高麗、倭國等地進行貿易,與其讓他們把貨物運輸到南京來。

 那些鐵礦不如直接放在山東等地,如此一來,我們也可以徵募一幫人手在碼頭上幹活,擴大就業率,再通過海運能夠直接從山東前往大沽口,更快的到達北平。”

 朱元璋看著地圖思考著王布犁的建議。

 依照整修運河的計劃工程,沿著河去遷徙百姓,除了能夠更好的灌溉田地,將來也有機會嚮應天府的百姓去賺取銀錢。

 朱元璋輕微頷首:“嗯,倒是可以這麼辦,那裡也有衛所兵把守。

 若是平日裡然他們卸貨裝貨,賣賣力氣賺點酒錢那也不錯。

 即使倭寇不怎麼來了,也得防範不是!”

 目前老朱對於士卒還是挺不錯的,對於駐守北方的士卒,也多是搞的賞賜的。

 朱元璋認為這樣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與其朝廷總是給錢,不如讓他們自己也賺點,這樣一來朝廷對他們的賞賜也能減少些。

 王布犁輕輕頷首,又提出了一個疑問:

 “陛下,這種軍隊之事我不是太瞭解,但我覺得還是得避免出現吃空餉的行為。

 那些士卒辛苦搬貨得來的銀錢,結果被管轄他們的長官給抽走一部分,那就得不償失了。

 或者有膽子大的人,直接讓他們白乾活,那也說不準的。”

 “嗯,這種事朕確實需要提前佈置好嘍,否則便是好事變成壞事。”

 朱元璋對於軍隊當中的貪腐事情也十分的嚴苛的,大明的衛所兵窮苦潦倒的模樣他也見識過。

 那些個人數較少的倭寇都能一路廝殺到南京城外,結果大明的衛所兵連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那還打個屁的仗啊!

 許多衛所兵都成了乞丐,那就只能說明大明的軍隊糜爛到了王布犁所說的那種情況。

 對於軍隊的抓手,朱元璋一直都沒有放棄過,這是他的立身之本,更是大明的立身之本。

 若是崇禎皇帝身邊也有三五萬忠於皇帝的士卒,朱元璋覺得李自成根本就不能成事。

 崇禎手底下沒有一個掌握兵權且忠於他的大將,這件事就讓朱元璋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最終只能歸納到是他早年登基,完全沒有受到過帝王教育的影響。

 但藩王就不掌握軍隊嗎?

 朱元璋自覺他對太子是有十分的培養,可是對於其餘兒子們那也是有六七分培養心思在的。

 “陛下,若是如此,不如讓高麗下次直接把鐵礦石提煉成鐵塊,這樣價值還能大點。”

 胡惟庸提了一嘴,他剛剛收到貨物的清單。

 運鐵礦石的價值太低,而且還會有風險。

 要不是為了能夠快速收割蒙古人,絕不能讓高麗這麼幹的。

 “好傢伙,我還以為依照高麗的技術,他們冶鐵質量會非常差呢,免得咱們二次回爐更費心神。”

 聽著王布犁的吐槽,胡惟庸忍不住白了他一眼。

 別以為那些番邦小國都是猴子變的,人家也是有點技術的。

 不是用的銅器。

 更何況他們也不是從大明開始才來中原朝貢的,老早之前就把華夏的一些技術給學走了。

 “此次就是時間倉促,今後就這麼辦理。”

 朱元璋對胡惟庸處理政務的事情,並沒有什麼反對的。

 而且王布犁的話就顯示出一大堆人對周遭蠻夷的態度,朱元璋也能理解。

 更何況王()

 布犁的建議也很好。

 大明現在就是再抽江南的血,去維持北方邊境的安寧,以及對北方作戰的物資情況。

 這幾年儘管在北方讓軍隊們屯田自給,但還沒有完全支撐起來。

 目前只能解決一丁點,杯水車薪吧。

 按照長城綿延長的內側,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適合種糧食的,士卒想要就近耕種那也不現實。

 尤其是修建長城的地方,大多都是高山以及隆起的地形。

 奔著北方移民也能減緩對江南的吸血程度。

 隨著朱元璋的招呼,叫他們先退下,他要批閱完奏章後,一會中午吃個飯啥的。

 王布犁便跟隨胡惟庸去丞相的辦公房裡歇息。

 實在是挨不過胡惟庸的熱情,搞得王布犁心裡戒備很深。

 “布犁啊,最近一直都想要尋你好好聊聊,未曾想根本就叫不動你。”

 “胡相,這不是忙嘛。”

 王布犁打個哈哈就坐在一旁,這個時候有人進來給倒茶水。

 胡惟庸也不墨跡,他明白王布犁是一直都不想上值,就想要偷懶,白瞎了他一身的才華。

 故而此時胡惟庸也不想與他多拉關係,過於明顯會讓人有戒備。

 “布犁,其實我也沒有什麼事情,主要還是陛下說的有關江南。”胡惟庸捏著鬍鬚:“大明江南極為繁榮,連南京都比不過的。”

 王布犁也清楚的知道大明發展極為不平衡,剛剛恢復和平沒幾年,江南老底子一下子就上來了。

 “從洪武三年簡單的摸底,富戶在一萬戶往上,陛下的意思是儘可能的削弱江南富戶,這批富戶裡有地主、商人、惡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