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 作品

第314章 314下金蛋的雞

 第314章314下金蛋的雞

 “駙馬,你也算是咱兵部的人了。”

 林榮捏著鬍鬚斟酌道:“你說,咱們兵部能不能也搞一個什麼專項工程,用來籌集一些專項款。

 俗話講男人腰包裡不鼓,咱說話就不夠硬氣,一直都是往外花錢如流水,從來沒有往部裡拿過錢啊!

 以前工部在六部的地位屬實是墊底的存在,如今都要站在戶部頭上去了,看的老夫那是一個羨慕哎。”

 王布犁很是疑惑:“打仗是一件很賺錢的事,怎麼還能賠錢呢?”

 “哎呦,你可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一旦打仗,軍費那是花的如流水。”

 林榮連忙大倒苦水,就算是陛下確立屯田養兵,不費百姓額外負擔的基本國策,三分守城,七分屯種。

 還有民運、京運、鹽引,則是屯田收入不足的輔助手段。

 別說征戰的時候花錢如流水,就算是平日裡訓練那也是得掏錢的。

 就算兵部是十分重要的部門,可根本就不掌握軍政實權。

 林榮雖為正三品尚書,可手裡的權力小的可憐。

 一個是要受中書省的控制,二則是大都督府軍權過重。

 兵部完全變成管理後勤的了。

 直到朱元璋廢除中書省,大都督府分權於五軍都督府,兵部的地位才日益上升,成為歷朝歷代兵部當中實際權力最大的,連清廷都不能與之相比。

 王布犁聽完之後輕微頷首:“林尚書,打仗的事我不是很懂,但是怎麼賺錢我還是有點小心得的。”

 “還望駙馬不吝賜教啊!”

 林榮頗對老朱的脾氣,也是一個勤奮肯幹之人。

 運氣也不錯,在胡惟庸案爆發之前直接累病死在工作崗位上,被老朱給賜給超規格的棺槨送回老家福建安葬。

 “既然林尚書目前只能管理後勤之類的,那就在後勤上做文章。”

 “怎麼做文章?”

 王布犁開口道:“當然是打仗的時候,兵部負責糧草運輸以及軍械的供給,但是去的時候滿滿當當,回來的時候車子空了大半。

 不能白跑一趟,士卒打了勝仗自己也有不少繳獲,他們要是想要帶在身邊也不利於作戰。

 兵部就從中收取一點運輸費用,給士卒吧繳獲帶回家去。

 或者兵部直接花錢把繳獲從士卒手裡買下來,錢也用不著現場結給他。

 而是雙方簽訂一個協議,留條子簽字對賬,直接把現錢發給家裡人,家裡人得到確切的金錢後也要留一份紙條簽字留存。

 在這個過程當中,兵部就能從中賺取一點運輸費用,打一次大仗,少數得十萬人,獲得賞賜的也絕不在少數,這其中的利潤是很可觀的。”

 其實王布犁的想法就是依託朱元璋大肆修建的驛站來做文章,誰讓兵部現在是管後勤的呢。

 林榮聽了王布犁的話,稍微思索了一會便開口道:

 “這其中的信任問題很難,尤其是士卒還可能會戰死。

 他們很擔心朝廷的一些人發死人財,沒把賞賜如實給他們帶回家去,而且容易死無對證。”

 “嗯,所以就需要兵部留一份資料,現場的文書那裡也要留一份資料,士卒手裡也留一份資料,到時候還需要抽出時間來核查是否一樣。”

 “嗯,這個主意倒是也不錯,正適合我兵部目前的情況。”

 王布犁想了想又開口道:“其實我還有一個兵部能從小國賺錢的法子。”

 “哦?”林榮的大小眼再次盯著王布犁:“還請駙馬多說說,我好參謀參謀。”

 “如今周遭國家()

 弱小,高麗受到倭寇的侵襲,我大明可以派出一部分人馬去那裡駐軍,但是高麗需要花銀子僱傭,如此一半銀子歸士卒個人,一半銀子歸兵部的安排。”

 “但是一個高麗,駐紮不了太多的人馬。”

 王布犁又指了指西北方向:“那裡的小國可是飽受蒙古人的奴役,我大明今後有機會自是要解救那些人於水火當中。

 偏遠地區環境惡劣,就多分給士卒一些,到時候他們的戰利品也能通過兵部運輸拿回家裡,

 所以這幫蠻夷給大明付點銀子又算得了什麼?”

 打仗收錢。

 林榮當真是沒有奔著這方面想過。

 這不是妥妥的養魏博牙兵的意思。

 到時候不受控制,再遭到反噬,對於大明的統治很不利。

 林榮覺得還是王布犁的第一個主意比較好。

 這個為小國撐腰打仗收錢的法子,實在是過於激進,目前不值得推廣。

 至少林榮不想去推廣這件事。

 “駙馬,此法過於冒險,咱們還是詳細的研究第一個辦法,該如何鋪出來。”

 王布犁則是搖搖頭:“林尚書,你還是先想一想兵部要賺這個錢之後做什麼用,才能被陛下批准,否則這個差事憑什麼你兵部的人來做啊?”

 林榮嘶了一聲,確實是這個道理。

 雖然駙馬的這個主意很好,但最終拍板決定權還是在陛下那裡。

 林榮是覺得手裡沒錢跟手裡用錢不用,那是兩種狀態。

 到時候咱兵部的人出去說話腰桿子就硬!

 戶部尚書楊思義其實根本就沒有去詢問胡惟庸。

 他就是不想給王布犁批太多的錢,最好讓他親自去找胡相。

 所以楊思義出去撒尿後,本想推門而入,卻偶然聽見林榮這個大小眼再詢問王布犁怎麼給兵部賺錢的法子,他就停住了,站在外面一直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