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睽睽 作品

第 107 章


 第 1o7 章第 1o7 章

 五月起 , 大魏各方被戰火席捲 。

 聽說阿魯國也在內鬥 , 但大魏無心關注 。 西北諸君 , 隨江鷺舉起反旗 ,

 兵欺東京 ; 東南道 , 南康王府永平郡主江飛瑛 , 以 “ 朝廷無道 , 逼人骨肉相殘 “ 為由 , 同樣起了兵 ; 再有西南道 , 張寂集合那些起義的盜匪 、 農民 , 管朝廷要一個說法 , 同樣反了 。

 東京被四面八方逼峒 , 君臣卻斥四方軍馬為亂臣賊子 , 無臣節不忠君 ,

 召各路勤王兵馬 , 平定這些叛亂 。

 七月燥熱 , 姜明潮坐在姜府陰涼些的院中 , 一邊聽著僕從為他念那些最新的奏章 , 一邊聽著蟬鳴驢噪 。

 東京要敗了 。

 江鷺的兵馬已經日益逼近 , 策反飛紙日夜飛在東京上空 , 被百姓撿到 ,

 弄得滿城人心惶惶 。 無論朝廷如何說賊兵距離東京還有很長一段路 , 東京百姓們仍啼哭咒罵 。

 百姓們開始攻訊朝堂 : 為何不肯認錯 ? 難道涼城之事 , 真的像賊子說的那樣 , 是東京逼出來的嗎 ? 難道姜太傅真的叛國 , 卻還在朝上一手遮天 ?

 小公主暮靈竹第一次在朝上掀簾生氣 , 指責那些互相推招的臣子 : 一心對敵之際 , 為何仍不能同心 ?

 然而大勢已去 , 一切都要結束了 。

 唸完一封封摺子的僕從退下去後 , 清寂的院中便只有姜明潮一人閉目坐在竹躺椅上了 。

 躺椅輕輕搖晃 , 如秋十一般 。

 姜明潮模模糊糊中 , 感覺一道人影坐下 , 拿起一旁的蒲扇為他祛暑 。

 那人纖瘦而伶仁 , 鬢如雲 , 眉目如月 , 溫溫柔柔地坐在身側陪伴他 。

 姜明潮心知這是幻覺 。

 畢竟他的眼睛已經看不見了 , 耳朵不太能聽清聲音 , 話也不太能說出來 。 今晨時 , 他連出門都做不到 。 等醒過神的時候 , 他現自己已經昏迷了大半日 。

 奏摺只能送到姜府 , 奏摺內容只能由僕從高聲念出 … 而即使他們故意念錯 , 姜明潮也現不了了 。

 姜明潮意識到自己的時日恐要走到終點 。

 而今幻覺出現在自己身畔 , 他便知道大限到了 。


 姜明潮眼開眼 , 一片幽黑中 , 他側過臉 , 朝向自己身畔那纖纖幻覺 :

 “ 靜淞咧 。“

 她溫溫和和地打扇相候 。

 姜明潮失神 :“ 你我早年把姜循教的太好了 。 而今你我偉業被她一手毀掉 , 我竟左右為難啊 。“

 “ 姜夫人 “ 安靜地看著他 。

 姜明潮出神 :“ 東京保不住了 , 傀儡公主無法對抗從戰火和仇恨中走出來的強敵 。 我至今查不出葉白為何如此古怪 , 可我也知道不能把朝政交給他這樣的人手中 。 事到臨頭 , 我竟然要向姜循認輸 。“

 他沉默下去 。

 他的抱負是施展不了了一一原本還有機會 , 但是自從姜循和江鷺聯手起兵 , 又殺了伯玉 , 攻他名聲 , 這局勢便壞了下去 。

 他這幾個月 , 一直和那幾人鬥法 。 可是朝廷對武臣多年打壓 , 厲害的能打仗的都在西北 , 都在江警和江飛瑛陣營中 , 連張寂都投向了他們 … 東京根本嬗不下來 。

 姜明潮早知道東京必輸 。

 他亦早知道自己拿不到解藥 , 活不下來 , 無法和姜循繼續鬥了 。

 他其實有一個法子 : 教好小公主 。 君權總是厲害的 , 君心總是萬民朝拜的 。

 可姜明潮此生最痛恨的便是君權 。

 臨終之際 , 他寧可向姜循認輸一一

 助他們攻下東京 , 嬴得民心 , 毀滅君權 , 求臣權強盛 。

 姜明潮喃聲 :“ 那個葉白尋了藉口 , 閉門不出 。 而我的人攔到消息 , 杜家那個小丫頭悄悄和城外傳信 , 為循循他們指路 。 我知道杜家那小丫頭的心思 , 她看出局勢不好 , 要給杜家求個活路呢 。

 “ 所以我和阿魯國人又聯繫了 … 阿魯國現在被那個回去的公主閘起內亂 , 伯玉拉扯起來的幾位將軍不服氣 , 帶兵逃出阿魯國 。 我便用我最後的權利 , 為他們在蜀地開了通道 , 讓他們一路兵至東京 。 我騙他們說 , 攻下東京 , 他們就可以挾持東京威脅天下 , 要求大魏和他們談判 , 給他們機會 。 其實怎麼可能呢 ? 江鷺的軍馬 , 江飛瑛的軍馬 … 誰會認阿魯國的逃兵呢 ? 江鷺更恨阿魯國恨得要死 , 挫骨揚灰恐怕都是輕的 。

 “ 東京名正言順被那幾個孩子拿下了 


。 他們是大魏的功臣 , 建立新的朝堂新的秩序 。 靜淞 , 你說 , 這樣是不是很好 7“

 “ 姜夫人 “ 輕聲

 : “ 那麼 , 阿竹呢 7“

 姜明潮無言 。

 姜明潮唇角浮起一絲笑 : “ 靜淞 , 你說我這輩子所求 , 到底算怎樣的結局呢 ?“

 他到底有沒有成功呢 ?

 若是沒有成功 , 可他終於讓暮氏衰敗 , 無力強盛 。

 若是成功 , 他到底見不到那一日 , 也終究沒機會親手去實現抱負啊 。

 夏日午沉 , 姜明潮無聲無息地死在自家院落中 。

 過了一日 , 宮中的暮靈竹才得到太傅身死的計告 , 而她正茫然地看著太傅臨死前寫的一封書信 , 為她道明一切 。

 蔡靈竹站不穩 : 杜嫣容和城外聯絡 , 投靠賊人 ; 葉白想看東京亡於此節 ; 而阿魯國逃將攻城 。

 宮女疾道 :“ 殿下 , 外面一一 “

 蔡靈竹跟著宮女走出宮殿 , 看到飛飛揚揚的紙屑飄在半空中 。 有衛士搶到一些紙屑 , 那些紙張上寫著讓東京百姓投降的話 , 寫著讓攝政公主開城門跪請阿魯國將軍入城的話 。

 這是阿魯國將軍的宣戰信 。

 正像姜明潮說的那樣 : 他打開了蜀地通道 , 請阿魯國軍馬入大魏 。 他叛國叛到了極致 , 什麼名節臣心全然不在乎 。

 若是想逃 , 這是最後的機會 。

 蔡靈竹站在圍欄前 , 手握兩封信 。 一封是太傅寫給她的勸告書 , 一封是衛士攔截的阿魯國傳遍全城的勸降書 。 夕陽鋪滿半邊邊 , 轟轟烈烈地焚燒天際 , 有一種盛而衰的悽美 。

 宮女惶然 : “ 殿下 ,

 蔓靈竹扶著圍欄的手抖 。

 生死存亡之際 , 暮氏公主血脈裡存留的驕傲終被激出來一一宮人聽到年少的攝政公主輕而堅定的聲音 :“ 絕不開城門 , 和阿魯國鐵蹄死戰 。

 “ 我縱亡於此 , 大魏國也不會亡於此 。

 “ 告訴全城百姓不必慌張 , 那些是勸降書 , 朝廷沒有放棄他們 。 “

 衛士 : “ 那些反賊一一 “

 蔓靈竹想到江鴦和姜循的面容 , 眼睛極快地眨一下 。 她又恨又傷心 ,

 又迷惘


又沉著 :“ 亦不理會 。“

 阿魯國敵將忽然兵至東京城下 , 攻城之舉意得滿城驚惶 。

 東京早想過敵軍有兵至城下的可能 , 但東京一直以為敵軍會是江鷺他們 , 沒想過阿魯國的可能 。 而阿魯國萬千將士像是一夜之間突然冒出來 , 快攻城 , 讓東京根本來不及反應 。

 君臣和百姓皆驚 。

 混亂之際 , 蔚靈竹出來主持局勢 。

 說來荒唐 , 做攝政公主做了半年 , 沒有一樣事是這位公主做主的 。 但姜太傅一死 , 葉白也出於不知名的原因避讓 , 朝局大權居然回到了這位公主手中 。

 當然 , 也可能是局勢艱難 , 無人有心和公主爭權 。

 朝臣人人都知前途暗淡 , 各自尋求機會 , 沒人在乎一座終要被碣壓的皇城的命運 。

 只有暮靈竹在意 。

 這是她的皇城 , 她的子民 。

 蔚靈竹登上城牆之時 , 杜嫖容出現在葉府 。

 葉府一如既往地空蕒 , 葉白託病不見任何人 , 杜嫖容是帶人硬閉 , 才見到了葉白 。

 正堂四方有風 , 葉白坐在空無傢俱的堂中獨飲 。 樹葉簌簌搖落 , 此地像華麗的活人墳墓 。

 杜嫣容想到暮靈竹告訴自己的那些話 。 此時她見到葉白 , 依然忍不住將這位青年從頭到尾打量一瞧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