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標杆效應

陳鈞將楊帆的手臂遞給何京,他轉身扶起沈從軍。

100米,50米。

五個分區很多新生都已經完成了跑圈的任務,他們昨天沒有經歷幾個小時的體能摸底,身體損害沒那麼嚴重,頂多跑的時候累點,熱點,而不會像一班現在這樣,如同渡劫般。

一開始很多新生不明白,他們這隊人怎麼跑的這麼艱難,都是生龍活虎的年紀。

一個個卻看著像是行將就木的老太太。

步子都邁不開。

後來發現他們攙扶著前進,還看到陳鈞跑前跑後的鼓勵動員,隊伍裡面的人摔倒又爬起。

整支隊伍在跑道上,如同亮晶晶的磁石般,吸引了眾多人的目光。

這時候,什麼原因導致的跑不快,已經不重要了。

幾十個班的新生跟在後面看著,瞧著,還有許多新生站在周圍旁觀。

50米,10米。

看到即將到達終點的眾人,王恆微微一笑,轉身離開了訓練場。

他很滿意,滿意陳鈞的表現,滿意班裡眾人的堅持。

開始規定跑三千米的時候,他沒有要求時間,但中途也沒有人掉隊,更沒有人停下。

都在朝著共同的目標前行。

對於其他人而言,這只不過是跑了五圈而已,累點,遭點罪罷了。

可對於王恆來說,他們這個年齡段,能夠持之以恆的相互扶持,不拋棄不放棄抵達終點。

那就已經不再是跑道上的跨越,而是穿過了充滿硝煙的戰場。

很慶幸,他們堅持下來了。

遠處,一分區區隊長李釗,輔導員張許鋒,也看到了一班的表現。

李釗笑呵呵的看完了全程,說道:“難怪楚鴻飛今早唸叨著一班出了好苗子,還在跟我開玩笑說是他接的新生。”

“結果親手送到了王恆的班裡。”

“現在看來,楚鴻飛說得沒錯,三分隊還真出了個好苗子啊,王恆運氣不錯。”

“確實。”張許鋒贊同的點點頭。

類似團結這種思想的改變,通常需要幾天,甚至半個月的時間去慢慢引導。

當然,如果班裡有各方面都表現不錯的新生,想要短期內樹立一個標杆的話。

那就可以提前,這都是帶兵的經驗。

有標杆的班和沒有標杆的班,壓根就不在同一水平線上。

看看現在的一班,第三分隊剩下那九個班,論凝聚力,哪個能跟他們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