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空遇雨 作品

第二百五十二章 卸任會長,意外調令

大三就這麼結束了。

雖說時間還沒到2015年的7月中旬,也沒到期末考和正式放暑假的時間。

但陸院向來有個規定,那就是大三升大四的這個假期,必須要抽調一部分大三學員參加一個月的集訓。

為後續擔任帶新生訓練的任務做準備。

陸院的考慮是,大四期間的實習安排多過文化課,或者乾脆就沒啥文化課了。

去基層實習前,有帶新生的經歷,可以在實習期間更有經驗一些,有些方面可以遊刃有餘,不至於呆頭呆腦啥球不懂。

到了部隊基層單位實習,就跟個呆頭鵝一樣,不僅有損陸院的形象,學員自己也會因為落差太大而不適應。

畢竟,大四的實習標準和大一暑假期間的實習,那完全就是兩碼事。

大一隻是讓接觸下基層,明白是怎麼回事就行,大四那是需要紮根,為畢業做準備了。

6月17號上午。

陳鈞從副院長辦公室出來,他手中拿著一份挑選大三學員集訓的文件要求,大步的朝著學生會走去。

可能是軍改影響面太廣吧,讓學院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這次大三報名集訓的水準要求,相當的高。

陳鈞走在路上。

都會時不時的抬手,看看手裡文件要求的集訓大綱,那訓練標準,幾乎快對標幾年前部隊還盛行的教導隊了都。

很多人可能對教導隊沒啥印象,就這麼形容吧,有人說當兵很苦,當兵也很酷,但當兵過程中有一種苦,就叫做去教導大隊集訓。

還有一種常聽的口號,或者說順口溜都可以,原話是:苦不苦,想想紅軍兩萬五,累不累想想教導隊。

這特麼都能和長征做比較了,苦不苦還能沒數嘛?

不過陳鈞自己,以前也沒參加過陸院類似的集訓,他是根據標準,估摸著今年應該是加強了。

教導隊目前在部隊裡面已經不盛行了,很多類似的比如說司訓大隊,和教導隊一個意思,都已經撤除。

以前零幾年沒撤的時候,一般是各連隊要當班長的士官會去集訓,或者義務兵轉士官也會去,每個團部都有教導隊。

據說去參加集訓的,大多會被練到尿尿都能尿出紅色的液體。

具體陳鈞沒去過,但也沒少聽老兵吹噓過。

手中攥緊文件,陳鈞大步來到學生會大廳。

他這人剛進來。

迎面就看到學生會值班的幾人都在,一個個瞪著眼珠子瞄準陳鈞手中的文件。

沒辦法啊。

每年挑選大三學員參加集訓對於學生會來說,這可是大事,必須要儘快確定名單,提交到學院。

而後開始集訓。

事關新生報道後新訓的問題,沒人敢疏忽啊。

“會長,副院長怎麼說?”學生會一名成員積極的上前詢問。

“你們自己看吧。”陳鈞把手中的文件遞給他,隨後又叮囑道:“今年的集訓條件整體要求比較高。”

“宣傳部的,你們幾個儘快把要求整理出來,貼到學院公告欄,通知今年大三想要參加集訓當班長的人,明天上午八點過來這報名。”

“人數控制在350-400人之間,平時體能考核成績比較突出的優先考慮,平常一些的也不要刷掉。”

“但要把訓練大綱的內容,給他們提前講清楚,別到時候集訓開始進行到一半,因為受不了想換人的話,那就麻煩了。”

“該忙就去忙吧。”

陳鈞交代完,他揮了揮手解散眾人,走到登記的花名冊那裡,提前把自己的名字寫上。

這可不是藉助學生會的權利,為自己謀私什麼的。

集訓這種挨曬,吃苦的事,除了加那麼點學分之外,最多的就是能帶新生積攢些帶兵經驗。

有點類似部隊班長的經歷。

可陳鈞不缺這些經驗,更不差那點學分啊,要不是因為起個表率作用。

他倒對這事沒那麼熱衷。

這事該怎麼形容呢,頭頂邊關月,情繫天下安,每年都有新兵或者說是新生到部隊/軍事學院報道。

沒帶過的人會感覺,帶新兵就是一件特別酷的事情,畢竟能抖威風,能讓別人害怕自己,還能教出一批軍事素質從無到有的新兵。

會認為這是一個享受的過程。

但事實上根本不是如此,新生入校,剛換上軍裝,都會懷揣著風華正茂的青春夢想,對國防綠的無限憧憬和積極投身強軍浪潮而興奮。

想想自己剛來學院那會,舍友不都是那樣嗎?

對未來充滿了憧憬。

這種想法和念頭肯定沒錯,可有一點要明白呀。

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總會隔著湍急的河流。

淌過這條河流之後,那才能夠到彼岸。

這個趟的過程,就是帶新兵的歷程,其中滋味可不是很帶勁。

陳鈞帶過很多次新兵,老兵他也帶過,所以,他對這事的態度,也就沒有那麼熱情了。

只不過,王副院長因為這事專門叮囑過他,集訓必須做個表率,那就不能不去了。

把該交代的都安排完。

陳鈞轉身離開學生會,返回了宿舍。

這時候幾個舍友也不像往常那麼悠閒了,一個個趴在桌子上,翻閱資料,探討關於期末課題的分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