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空遇雨 作品

第二百六十章 慶典收官,迎接最後的安排

運輸戰士的大巴車,從閱兵村緩緩駛出。

別看陳鈞他們出發的挺早,可參與閱兵的戰士太多了,綿延在山腳的大路上。

方隊還沒接受檢閱呢。

這些一眼望不到頭的車隊,卻已經在深夜展示出了雄渾壯闊的架勢。

拉開長陣,頗為壯觀。

路上足足行駛了將近三個小時,陳鈞他們學院方隊才抵達預定場地,在各自的位置上列隊站好。

這裡的廣場陳鈞不是第一次來了。

大一寒假時,那次參加總政的考試,曾和楊帆,梁魁,何京他們一起來過。

但今時不同往日啊。

當時過來的時候只為看升旗儀式,就是有點尷尬的是,那時候因為人多,都沒有擠到跟前。

但這次不一樣。

他這次手中還擎著旗,就站在距離廣場不遠的地方,靜靜的等待。

金秋九月,陽光灑落在廣場上,熠熠生輝。

一輛輛戰車趴在道路兩旁,猶如伺機待動的鋼鐵巨獸一般,在陽光的照耀下,泛出冷冽的寒光。

受閱方隊這邊全部到位後,所有受邀近距離觀看閱兵的觀眾開始入場。

廣場的外圍更是早已人山人海,這些可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人民群眾,身著節日的盛裝,手中拿著小紅旗踮著腳,一直朝裡側觀望。

他們身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每一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早早的來到這裡,只為親眼目睹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儘管大典還沒開始,但看著遠處半空中彩旗飄揚,氣球升騰的景象。

同樣也能為這盛大的閱兵儀式,在即將開始前,增添濃厚的節日氛圍。

各路媒體,外賓外媒紛紛到場,那場面,豈止是用一個熱鬧,就能夠形容的。

毫不誇張的講,此時此刻,全世界的目光都被集中到這裡。

伴隨著距離典禮開始時間越來越近,廣場周圍聚集的人群也越來越多。

遠在西京的陸院大禮堂內,兩千多人齊聚一堂,瞪著雙眼,觀看從七點半開始,就已經轉播的現場實況。

一群嘴角還長著絨毛的半大小子,瞧著京都廣場上的盛況,連呼吸都變成了小口小口的送。

瞪大眼球,似乎是生怕錯過某個細節。

甭說這些新生蛋子了,就連何京他們,也都是緊緊攥著手指,臉頰肌肉緊繃,目光死死的盯著前方投影的顯示屏。

咱也不知道他們在瞅啥,因為閱兵還沒開始呢。

。。。。。

融安小舟村,陳鈞的家裡。

父親陳白水,母親李秀芬兩人更是早早打開家裡的電視機。

夫妻二人坐在沙發上,等待著閱兵的開始,他們和陸院,和京都廣場上聚集的人群不同。

陳白水帶著妻子就是為了觀看自己孩子,出現在閱兵儀式上的畫面。

因為陸院那邊早就通過武裝部,一個月前就給家裡說過,陳鈞被定為學院方隊的擎旗手。

甚至陸院的領導還曾著手安排,準備邀請夫妻二人過去京都廣場觀眾席,近距離感受閱兵的場面。

只不過被夫妻二人給婉拒了。

緣由嘛,也不難理解。

陳母李秀芬一輩子都沒怎麼出過遠門,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往陸院參加孩子的開學典禮。

京都太遠了,遠的不是距離,而是對於李秀芬來說在心裡上的距離。

她覺得那場面距離自己太遠了。

孩子有出息她當然高興,但沒必要非千里迢迢跑到京都去,當然,更重要的是,陳白水和李秀芬以為學院申請這些會很困難。

不想給自己孩子增加負擔罷了,這畢竟是國級大典。

但此時,二人卻緊張的坐在電視機前,眼睛一眨不眨的看向屏幕,看著每一個身穿軍裝的身影。

試圖找到自家孩子的位置。

。。。。。。

終於,隨著時間慢慢推移,廣場外圍流動的人群慢慢站定,喧囂的聲音越來越小時。

閱兵儀式,正式進入了倒計時。

一輛紅旗車,在萬眾矚目中,緩緩駛出城樓。

類似的儀式已經進行過不止一次,許多坐在電視機前的民眾,激動的坐直了身體。

因為他們知道,這將是閱兵開始的第一個重頭戲。

也預示著正式開始。

一聲又一聲雄厚的嗓音,響徹整個廣場。

“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

回應這句話的聲音:“為人民服務。”更是猶如炸雷震空,怒吼聲縈繞整座天空。

聲音傳到全國各地,走進千家萬戶。

而喊出這些聲音的戰士,臉上寫滿了堅定與自豪,任誰看到他們此時的神情,都能看出這些戰士。

這些擁有鋼鐵意志一般的軍人,正在為身處此時的位置,而感覺到無限光榮。

廣場外圍的民眾,都被這些聲音所震撼。

陳鈞作為學院方隊的擎旗手,他本身就站在整個方隊的最前面,並且距離廣場外圍裝飾起來那團巨大的“1945—2015”花圃非常近。

可能鏡頭一開始是為了照這個花圃標誌,也可能就是為了照學院方隊。

反正不管啥原因,閱兵第一個環節進行還沒有到一半的時候,一個碩大的鏡頭直接鎖定陳鈞,鎖定他手中的旗幟,來了一個極為清晰的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