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迎刃而解

 “善,趙有禮聽封,從今日起,朕封你為仁勇校尉,正九品上。朕希望你等三人能盡心盡力為朝廷效力。” 

 “譁~” 

 人群之中一片騷動,又一個封官了!雖然有了李有錢、張有德兩個先例,而且也是個武官,但依然引起這些原本衣不果腹的匠人們一陣騷動。 

 “草民,哦,不,微臣謝陛下隆恩!恭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微臣一定不負陛下所託,把這個炮車造出來。”趙有禮跪倒在地謝恩。 

 要不要順勢把水利衝壓機搞出來? 

 不知文相公那邊情況如何了? 

 (在宋朝“相公”一詞是宰相或者樞密使的專屬,其他人不能用。樞密使位高權重,等同於宰相級別。樞密使一職始置於唐後期,是樞密院的主官,當時以宦官擔任。唐朝後期的太監是相當牛皮的,人家可是有兵權的。比大名鼎鼎的九千歲魏忠賢厲害多了。影視劇中往往出現某位婦人喊自家男人為“相公”,這是不對的。) 

 一件件事情浮現在趙昺的腦海裡,事情總要一件一件的去辦。 

 腦瓜子嗡嗡的響…… 

 趙昺心中暗自盤算著,下次一定要帶個軍火庫回大宋。 

 最好是那種冒藍火的。 

 “大縱深、立體化作戰;大兵團、機械化作戰。”趙昺看了一眼張世傑,想到了後世那位名將—— 

 張仁杰。 

 “善,卿家只管去做,朕相信你們。”趙昺收起了心中的小九九,看了看眼前的三位大匠,勉勵道。 

 “張校尉,你這火炮雖然犀利,適合大規模作戰。但有個問題,你是否想過?這炮畢竟過於沉重,攜帶不便。倘若遭遇十數人、幾十人,乃至百十人的小股韃子,你這火炮能否隨時隨地投入戰鬥麼?”趙昺又提出了一個問題。 

 沒有天下無敵的武器,只有實用的才是最好的,所以並不是說越大越好。 

 “陛下,此炮雖然威力巨大,然非人力可以拖拽,使用此炮必是軍以上建制。臣以為,可令匠人造大、中、小炮,若以中、小炮下放至每營、每都之中,則我大宋兵馬戰力必將大漲。”張世傑站出來說道。 

 “善,張將軍不愧是當世名將,眼光果然毒辣。”趙昺笑著說道。 

 宋朝禁軍編制為廂、軍、營(指揮)、都4級。 

 廂轄10軍,軍轄5營,營轄5都。 

 各級統兵官分別為: 

 廂都指揮使; 

 軍都指揮使、軍都虞候; 

 指揮使、副指揮使; 

 都頭(馬軍稱軍使)、副都頭(馬軍稱副兵馬使)。 

 指揮(營)是禁軍基本的建制單位。 

 具體為:每都100人,每營500人,每軍2500人,每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