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蒸汽機原理

 《武編》成書於 1559 年(1560 年唐順之去世) 

 王徵《新制諸器圖說》 1644 年左右,其中有火船自去,疑似蒸汽船。 

 (王徵在其著作上所描述的,並非其本人所創,而是來自唐順之的《武編》。) 

 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於1672年獻給康熙一臺蒸汽自行車玩具。(此原件實物至今依然保存著。) 

 到了1679年,法國人丹尼斯·帕潘(又譯丹尼斯·巴本)製造了西方第一臺蒸汽機的工作模型。 

 這個只是個模型而已。 

 至於說瓦特,1776年之後的事情了。 

 故:華夏蒸汽機技術至少領先西方1679減1559等於120(年)。 

 這還不算一百年之後才出現的瓦特改良蒸汽機。 

 而且這還是在西方傳教士竊取華夏蒸汽機技術,帶回西方的背景下。 

 世人皆知瓦特,卻不知唐順之。 

 世人皆知戚繼光,卻少知唐荊川。 

 唐順之在飽受疾病困擾,命不久矣的情況下,把畢生所學的槍法精髓,以及嘔心瀝血編撰的《唐荊川纂編武編》,傾囊相贈。 

 這才成就了一代戰神戚繼光。 

 …… 

 時間很快,一盞茶的功夫。 

 趙有禮拿著木製的新鮮玩意兒來到船艙。 

 “臣趙有禮參見陛下,此物臣已經做出來了,請陛下一觀。”趙有禮拿著一個簡易的曲柄滑塊呈了上去。 

 趙昺拿在手裡,左右端詳著。 

 眾位大臣們也是注視著趙昺手中之物。 

 趙昺用手推著滑塊,讓滑塊在機架裡做直線運動,然後帶動連桿,進而使曲柄帶動一個木輪做著圓周運動。 

 “眾位卿家可以拿著一試。”趙昺對眾人說道。 

 “嘖嘖,神奇的很呢。” 

 “別搶,讓某也試上一試。” 

 …… 

 眾人試過之後,嘖嘖稱奇。 

 “四位校尉,真知道你們都是技術能手,但此事也不急,況且這也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可以搞定的。” 

 “事有輕重緩急,各位還是要以眼下的事情為主。待日後安頓下來,朝廷有了實力和條件,再慢慢研製也是可以的。” 

 蒸汽機的原理雖然簡單,哪怕是一個模型做出來也不難,但把這種技術應用到實際中,那就需要耗費一番周折了。 

 所以趙昺倒也不急於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