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莽山 作品

第128章 金匱之盟的真相

 春秋時期晉國從一開始一個不起眼的小諸侯國,如打不死的小強一般,阻擋狄人南下,遏制秦國東進,硬是在重重包圍之中拼出了一條血路,殺出了重圍。 

 獨領風騷六百年,一部春秋史,半部晉國史。晉昭侯發揚“孔融讓梨”的美德,將自己叔叔成師的封地放在曲沃(山西臨汾)。 

 嗯嗯,這個時候還沒有“孔融讓梨”呢,孔融還沒出生呢。 

 曲沃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農業發達,又屬於交通要道,曲沃小宗很快就強盛起來。 

 六世之亂,小宗殺大宗,殺來殺去,從此晉國開始了長達近七十年的內亂。 

 殺到什麼程度,殺到晉國無公族的程度。 

 公族是什麼,簡單來說,除了太子要繼承國君之位,其他王室成員都屬於公族。 

 為什麼晉國小宗一定這麼拼命殺大宗晉國王室? 

 其實原因很簡單,超過五代就不算數了。 

 正所謂,“大宗百世不遷,小宗五世而遷。” 

 啥意思? 

 五代之後,大宗就把小宗拋棄了,說簡單點五代之後就不是一個家族了。 

 這個時候,小宗的後代是不能參加大宗的祭祀活動了。 

 俗稱,那啥一提,翻臉不認人。 

 那啥,晉獻公狠起來不但殺晉國大宗王室,連“自己人”也殺。 

 好不容易消停了沒幾年,又開始殺起來了,這一殺又殺了近二十年。 

 曲沃代翼,自相殘殺,百年內亂,開啟了禮樂崩壞,戰亂不止的時代。 

 雖然後面晉獻公之子晉文公姬重耳通商寬農、明賢良、賞功勞成為春秋五霸之一,但也僅僅三世之後異姓貴族便已經在悄然間慢慢崛起。 

 也為以後“三家分晉”埋下了隱患。 

 強大的晉國並沒有敗給敵人,反而敗給了自己,到最後反而是成全了韓虔、趙籍、魏斯三位卿大夫。 

 國君弱,而臣子強悍,焉能不反? 

 反,方法不一。 

 有的可能如同晉武公那樣囂張跋扈,小宗直接發兵滅了大宗,自己當晉侯。 

 也有可能是搞陰謀詭計,暗中下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