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莽山 作品

第224章 不抑兼併的兩宋

 甚至那些從北方南遷到江南一帶,靠著自己勞動,辛辛苦苦開墾出來的田地,亦不能保全,皆被“豪強”公然搶佔。

 “奪人之田,以為己物”,逐漸成為“光明正大”的操作。

 從宋朝立國之初大地主擁有幾千畝田地再到宋理宗時期動輒數十萬畝,上百萬畝,土地兼併日益嚴重。

 “權貴之奪民田,有至數百萬畝者,或綿亙數百里者”。

 弱肉強食,致使最底層的百姓失去土地,無立錐之地。

 兩宋是歷史上少有的“不抑兼併”的王朝,這其實也和其重視商業活動的國策有一定的關係。

 宋朝的稅收,商業稅的比例要遠遠高於農業稅的收入,可以說是封建王朝的頂峰,遠遠超越漢唐、明清。

 其中僅僅海貿一項,一年的財政收入就達到了驚人的近兩千萬貫,海貿之利令人瞠目結舌。

 面朝黃土背朝天,靠天吃飯,地裡刨食的農民一年能賺幾個銅板兒?

 河南,糧食大省,地裡種糧食的居多,特別是南陽地區,除了種糧食,還是種糧食。

 只不過近些年,也開始種一些瓜果蔬菜之類的。

 為何?純粹種糧食不掙錢啊。

 種糧食,還不如種草莓,普通的便宜一點的八九塊錢一斤,貴一點的十一二塊錢一斤,奶油草莓又大又甜,差不多二十塊錢一斤。

 離南陽不遠的襄陽,人家遍地種草莓,不比種小麥來錢快?

 種糧食辛辛苦苦一整年,還不如外出打工一個月。

 我們可以算一筆賬,以種小麥為例。

 一畝地需要種子三十斤左右,約60塊錢錢;

 整地包括播種,一畝地按照100塊錢計算;

 施肥,最少是兩次,一次底肥,一次追肥,按照最低價150塊錢;

 農藥費用,一噴三防下來,一畝地需要最低50塊錢;

 澆水,這個需要看天氣,一般在開春之後澆地,一次需要五十塊錢,澆水兩次就是100塊錢;

 收割費用最低60塊錢一畝地。

 綜上所述:種小麥一畝地的成本大概需要:

 60+100+150+50+100+60=520塊錢。

 小麥收購價大概在1塊2至1塊4之間。

 1.17為保護價。

 取個1塊4的高價來算,按照一畝地一千斤的產量來計算,一畝小麥收入1400塊錢,扣除成本還剩下880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