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莽山 作品

第370章 哈丁裡山下的旋風

 “駕,駕!” 

 在這空曠的雪域草原上只留下一串串異常明顯的馬蹄印。 

 十日之後,哈丁裡山附近。 

 這裡水草肥沃,是一處天然的夏季牧場,也是一條寬約四百里,貫通南北之間的重要通道。 

 順著這條大通道向北可直達大澤,也就是後世的貝加爾湖。南臨今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以及蒙元時期的舊都哈拉和林。 

 從哈丁裡山西側沿著斡耳罕河一路向南便是大蒙古國舊都和林,這裡屬於交通要道,位置極其重要。 

 但見,大批的牧民趕著成群的牛羊,邊走邊牧,四處尋找著隆冬時節早已經乾枯的,並不多見的野草。 

 數十萬牛羊橫排在一起,大有排山倒海之勢。 

 (北方牧民在冬季也是要出去放牧的,只不過在白天因為食物匱乏,牛羊吃不飽,所以還需要在傍晚時分把這些牲畜攆回家再次餵食提前準備好的草料。) 

 “鐵哥,終於快到了。我等只要沿著斡耳罕河一路向南便可抵達和林。”一名蒙古將領指著眼前的大河說道。 

 “讓兒郎們辛苦一下,三日之內,本將要抵達和林。” 

 在鐵哥等人手持彎刀“苦苦哀求”之下,善良的牧民們終於懷著感謝八輩祖宗的心態,非常友好誠懇地奉獻上了數十隻小肥羊,以及其他好吃好喝的。 

 心滿意足的鐵哥騎上戰馬,領著手下的兒郎們繞過一眼望不到盡頭的牛羊群,沿著斡耳罕河一路南行。 

 八百里路程,三日抵達,這又是一個極其艱鉅的任務。 

 為了避開忽必烈,選擇繞道而行的鐵哥已經耽誤了太多的時間,為了遠在遼東的親人,鐵哥沒有辦法,只能咬牙堅持。 

 “快快快,兒郎們,加快速度,前面就是和林了。”一馬當先的鐵哥回過頭,大聲呼喊著。 

 戰馬奔馳,馬蹄翻騰,疾如閃電,近五百騎兵猶如一陣旋風,一路向南席捲而去。 

 …… 

 曲薛兀兒澤畔。 

 忽必烈十萬大軍臨時駐紮地。 

 “臣,兀良哈·阿術,拜見大汗皇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忽必烈的龍輦前,阿術跪倒在地,膝行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