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若海 作品

第234章 公孫續奔屠各部 單經殘軍降袁紹

 遼西郡面積極大,約佔據幽州的六分之一,是州治廣陽郡的五倍有餘。 

 但遼西郡人口卻是極少,僅有一萬四千多戶,不到九萬人。 

 故遼西郡的守軍也不是很多,僅有兩千餘人。 

 這點兵力是絕對抵擋不住劉和的,不過因為遼西郡太守侯其是公孫瓚的岳丈,劉和也不確定侯其能否投降,只能派韓觀去試探。 

 封賞過後,劉和讓兵卒推倒易城城牆及建造的京樓,然後返回薊城。 

 劉和如此做,並放棄易城,主要的原因是易城位於冀州,並不在幽州。 

 劉和還遵守州郡的規定,並不會侵佔別州土地。 

 不過,劉和也多了個心眼,將易城城牆及京樓推倒,也是為了不讓袁紹或者其他人佔據易城,再為禍端。 

 返回薊城數日後,趙雲與公孫玥前來彙報。 

 這二人率領騎兵搜尋一番,終於找到躲在山谷的公孫續。 

 公孫續從易城帶出了五千騎兵,數次想偷襲劉和或者返回易城,但都沒有得逞。 

 公孫續知道公孫瓚戰敗自焚,很是傷感,但自己這點兵力,又拼不過劉和,只能暫時駐紮在一處山谷,再做圖謀。 

 趙雲及公孫玥找到公孫續後,對公孫續勸說一番。 

 公孫續也算明事理,知道劉和厚葬公孫瓚後 ,還說了些感謝的話語。 

 公孫續本就不想繼續與劉和為敵,便放棄攻打劉和復仇的念想,不過公孫續也沒有投降劉和,而是率領五千騎兵去投奔與公孫瓚有交情的匈奴屠各部了。 

 對於公孫續的選擇,劉和也能理解,畢竟公孫瓚是因自己而亡,公孫續不願面對劉和,也是可以理解的。 

 除了公孫續之外,趙雲與公孫玥還彙報,說是涿郡的單經殘部,知道公孫瓚已死後,便投降了袁紹。 

 單經作為公孫瓚的主要將領之一,能力還是比較強的。 

 劉和也有意說降單經,但沒想到單經投降了袁紹,此事便只能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