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葫 作品

第294章 緣起性空

 說到這裡,韓少堂拿只碗罩在酒杯中,蓋滅了火焰。

 韓少堂把目光投向陳長安。

 又繼續說道:

 “說回各地寺廟收錢斂財的事,這算是一段孽緣。”

 “和尚要吃飯、政府要收稅、滿腹貪嗔痴的香客也需要有精神慰藉,當這些機緣匯聚到一起的時候,即是緣起。”

 “佛祖什麼也不說,為什麼?”

 “因為佛祖知道有緣起,就一定有緣滅的時候。”

 “緣聚則生,緣散則滅。”

 “至於這個孽緣能夠持續多久,是十年、二十年?還是一百年、兩百年?一千年?這就要看什麼時候緣散。”

 “譬如政府不再向寺廟收稅。”

 “譬如香客不再有貪嗔痴,不需要精神慰籍。”

 “這些因緣都散了,自然就會緣滅。”

 “所以,寺廟收錢的事,歸根結底是因緣未散。”

 “至於佛祖靈不靈,佛祖愛不愛錢,都是虛妄之言。由始至終,佛祖什麼也沒有說過。”

 聽韓少堂說到這裡,丁勇的心緒也凝重了許多。

 丁勇驀然意識到,自己初一十五去廟裡上香,是因為貪嗔痴在作祟,並且他這種行為助長了社會上的孽緣。

 不過,這並不妨礙丁勇打心裡欣賞韓少堂的見解。

 丁勇含笑望向陳長安:“我就問你,這回你服是不服?”

 陳長安端起酒杯喝了一口,回味好一陣,驀然想起了去年跟餘聞念在法承寺打過一個賭。

 當時是賭餘聞念會在三年內出家當和尚。

 雙方的賭注是這樣:

 如果餘聞念在三年內剃度出家,輸了,那他就要把所有家產捐給韓思瑤的瑤安扶貧基金會,支持扶貧事業。

 如果餘聞念沒有在三年內剃度出家,那他就是贏家。

 那陳長安就要在擁有主宰一方的權力時,抹掉法承寺的商業屬性,讓寺廟迴歸本來面貌,留一方淨土,由政府承擔法承寺的正常開銷。

 這是餘聞念當時提出來的要求。

 現在看來,餘聞念已然深知緣起於哪裡,他渴望滅掉這種社會性的孽緣,所以才會提那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