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葫 作品

第419章 三板斧勢要見紅

眼下呂州的形勢越來越複雜,主要有三件大事正在發生。

第一件事:

周傳根被釋放之後,水仙鎮的幹部們在上級的責令下,雖然派了專人盯著周傳根,可最終還是沒有盯住。

周傳根跑了。

誰也不知道他這回是去省裡上訪還是要進京上訪,水仙鎮的幹部從靖河縣一路追到呂州火車站,沒有找到周傳根。

這件事情讓袁剛很惱火。

第二件事:

吳燁被抓之後,被公安局連審幾天,終究還是招架不住李隊層出不窮的審訊手段,交待了南宮基金會的詐捐騙局。

這件事,同樣令袁剛鬱悶到了極點。

再這樣審下去,吳燁遲早會把老領導咬出來,這是毫無疑問的事。

原因很簡單,陳長安下令抓捕吳燁的目的,本來就是想徹查南宮基金會。不揪出幕後的操盤手,陳長安絕對不會善罷甘休。

就在前幾天的專題討論會上。

陳長安曾憤怒地拍桌子,說幕後操盤手就是惡毒的吸血鬼,連病人的救命錢都吸!

現在全市的眼睛都盯著南宮基金會。

這兩件事情,令袁剛意識到了一個縝密的權術套路:陳長安在徹查南宮基金會的同時,暗中又縱容、支持周傳根不斷地上訪!其目的就是想把事情鬧大,讓他袁剛知難而退,打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念頭。

試想一下,事情一鬧大,誰敢站出來替“吸血鬼”站臺?

誰站出來,誰就是自取滅亡!

第三件事:

陳長安通令呂州商務局成立指導小組,全力協助村痞出身、且沒文化的毛三楞去打造所謂的本土餐飲品牌。

這件事情引發了不少反對聲音。

然而,陳長安卻一改以往的強勢作風,對相關扶持政策不作任何解釋,任由那些反對聲音發酵下去。

這令袁剛不得不慎思,這裡面會不會又有什麼套路?

陳長安那個人,向來都很重視文化屬性。全市有那麼多優秀的小微企業家他不去扶持,為什麼偏偏要頂著壓力去扶持一個沒文化的村痞?

事出反常必有妖。

正當袁剛愁思不解時,副市長潘文青突然走進了辦公室:“袁書記,南宮文靜今天去拜訪了陳市長,這事你知不知道?”

“陳長安見了她?”袁剛一臉驚詫。

潘文青隨手將辦公室的門關上,轉身便在沙發上坐了下來,一邊沏茶一邊笑談:“碰了一鼻子灰,沒見著。”

“唉,這人走茶涼的世道,誰也靠不住。”

袁剛感慨萬端地坐了下來,陪著潘文青一塊飲茶。

潘文青今天的心情還不錯,始終面帶笑容:“現在形勢這麼嚴峻,南宮尋求自保,這也是人之常情。”

“你怎麼還笑得出來?”袁剛鬱蹙眉頭。

潘文青笑談:“曾經有人跟我講,陳市長是吳王,呂州的許多官員都是不識時務的猴子。”

“誰說的?”袁剛疑望著潘文青。

潘文青道:“誰說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呂州現狀。我現在已經想開了,做人不能高估自己,從政更不能高估自己。沒有吳王的實力,就算僥倖坐到了吳王那個位子上,也坐不長久。”

“不想升了?”袁剛笑問。

潘文青坦言:“跟有智慧的人聊天,真的會有種通透感。想想以前升副廳的時候,跟我競爭的都是些什麼人?縣處級,大家都是優秀的猴子,差距不怎麼明顯。再往上走一步,那與之競爭的就不是猴子,而是跟吳王級的人物競爭。像我這種沒有脫離猴性的人,如果削尖了腦袋硬往上擠,只有死路一條。”

“不置可否,越往上,競爭對手確實越強大。但你把自己比作猴子,未免有點妄自菲薄。”袁剛端起茶杯淺嘗。

潘文青笑道:

“認清自己的能力邊界,也是一種智慧。比方說上次的輿論大戰,差點搞垮呂州的實體經濟。那一戰如果讓我來打,我未必能力挽狂瀾。”

聽潘文青如此自述,袁剛既欣慰又感慨。

一個副廳級幹部,距離正廳級只差半步之遙。可就是這難如登天的半步,卻讓潘文青悟出了審視自我能力邊界的智慧。

止步於此,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活得灑脫些。

袁剛愁飲一杯茶,惆悵連天地抒發感慨:“我也是上來了才知道,這個位子並不好坐。”

“還在為老領導的事發愁?”潘文青問。

袁剛愁道:“當年如果沒有老領導的大力栽培,我袁剛不會有今天。我若辦了他,那我就是過河拆橋、不仁不義。可我若是不辦他,那我就有失黨性、有失原則。罔顧人民群眾的利益,根本就不配坐在這個位置上。”

“照我說,你這些糾結,都是多餘的。”潘文青道:“想想南宮文靜為什麼急著棄暗投明?現在已經不是你想不想辦的問題,而是大勢所趨。”

“我明白。”

袁剛暗歎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情緒平復下來。

自從z央巡視組進駐漢南省以來,巡視組的那些人,一直沒有來呂州明查走訪。

然而,呂州的反腐形勢卻越來越嚴峻,很是蹊蹺。

由此可見,之前大家放鬆警惕,其實是種自我麻痺行為,誤解了z央巡視組的反腐節奏。

或許……

陳長安現在所做的一切,就是在配合z央巡視組大力反腐!

想到這裡,袁剛後知後覺地苦笑了一下:“陳長安大力扶持毛三楞搞本土餐飲品牌,卻任由各部門的反對聲不停地發酵下去。現在看來,他這麼做大概率是在玩引蛇出洞,想借z央的反腐力度,順勢清理一批人。”

“我表個態,在反腐這件事情上,我會支持他。”見袁剛皺眉不語,潘文青又連忙解釋:“我是站老百姓的立場。市政府各部門的有些同志,現在確實是很不像話。佔著茅坑不拉屎,還時不時地向群眾伸手要手紙。”

潘文青說這些,並不僅僅是想表明自己的立場。

其實也是想勸袁剛別再逆勢而為。

袁剛心領神會地笑了笑,不再多說什麼。現在他心裡也清楚,陳長安這三板斧砍下來,肯定是要見血的。這不僅是陳長安個人的反腐意志,也是z央巡視組的反腐意志。現在還敢反覆橫跳的人,不是傻就是無知。

思來想去好一陣。

袁剛又憂心忡忡地對潘文青說:“現在我最擔心的事,是怕陳長安借這個機會清除異己。如果我冒然支持,極有可能會破壞呂州的政治生態。”

“就算你在反腐這件事情上採取謹慎態度,可是老領導那件事,你不能不表態。”潘文青勸道:“那就是個要命的燙手山芋,該放手就要放手。”

袁剛還是猶豫不決,皺著眉頭說:“這事你讓我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