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 作品

第六十八章 山東一戰成名,不得已再擴軍

 這時,後世人特有的那種保守的心思佔了上風,古宇沒有現在這些革命者那種冒險精神,什麼事情都希望做的萬無一失,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古宇除了給萊蕪第十一旅發了一封防止已經佔領濟南的日軍第十師團試探性進攻的電文後,就急匆匆的趕回日照。

 回到日照後,見劉政委也從青島回來了,古宇把自己的想法和劉政委進行了交流,劉政委說:“實戰表明,我們一個團就能抵擋得住日軍一個師團,現在我們有60個團,日軍全國現在只有17個甲種師團,還怕守不住咱們的根據地嗎?”

 古宇說道:“劉政委,咱們可不能把戰爭放在根據地裡面打,咱們根據地裡面的這些產業基地哪一個都是寶貝,碰不得的,最好的辦法是能夠在產業基地外圍建立起一道戰略縱深,而地域擴大了,防守的兵力就顯得單薄了,就像這地淄博地區,一共三個團,兩個團集中在張店,一個營在淄川,兩個營勉強在博山防守,其它地方就一點防守的兵力都沒有了,很有點顧頭不顧尾,孤注一擲的感覺。緊急調第十七旅增援,也是有個時間滯後的。現在是日本人輕敵,所以只派了兩個師團過來,要是日本人將兵力一下子增加十倍,集中攻擊你某一點,那咱們就有點手忙腳亂的了,集中兵力去應對,產業基地就空虛,不集中兵力去應對,前方的兵力又不足,這就很矛盾了。”

 最後,劉政委想想也是,那就繼續擴軍吧,於是古宇又電請黎書記到日照來一趟,商量軍民共建的事情,部隊總是要吃飯穿衣的,這後勤保障的任務,自然要落到省委地方頭上了。

 省委黎書記到來後,白副總指揮、鍾參謀長也都先後過來了,梁衛蘭因為在臨沂,三個軍長只有李正在日照,其它兩位也都在外地,所以在外地的軍級以上的領導幹部都缺席了這次臨時召開的領導會議。

 會上,古宇介紹了淄博一戰的經過和點評,尤其是兵力緊張的問題。山東獨立集團軍要想在淄博、東營、萊蕪、濟寧、泰安、棗莊、威海、煙臺等廣大地區為日照、臨沂、濰坊、青島四個地方建立起強大的戰略緩衝區,而不是現在這樣哪裡有情況,就調兵往哪裡去的做法,就必須有足夠的兵力駐防。我簡單算了一下,臨沂的駐軍雷打不動的不能少於2個合成旅。日照,濰坊各一個旅駐防,青島兩個旅,其它各地駐軍都應在兩個旅以上,因此這樣算下來,至少需要22個合成旅,這是沒有考慮預備隊的情況下的兵力,所以這次擴軍,我提議在已有的20個旅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