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 作品

第八十章 接管環渤海灣地區,陝北來人

 陳忠聽了總指揮的話,覺得也有道理,就說道:“總指揮,如果這環渤海灣地面100公里帶寬的緩衝帶的戰略敏感性不像咱山東的產業基地這麼敏感的話,象徵性的駐軍防守,問題也不大。有什麼風吹草動,到時候再說,那也行。”

 古宇說道:“目前也只能如此,可以大力發展當地的民兵武裝作為補充,總部這邊會在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內給你們補充新的合成旅。”

 陳忠領命前去作接收部署,古宇心裡在盤算的可不僅僅是環渤海灣這100公里的緩衝區,在古宇的心裡,最難處理的是北方沒有出海口,如何合理合法的恢復1858年以前中國在北方的國境邊界線,廢除1858年的瑗輝條約、1860年的北京條約,1864年的勘分西北界約記以及1881年的伊犁條約,這是比較傷腦筋的事情。靠武力強搶回來,不是不可以,但是能夠以合法的方式拿回來,不是更好嗎?

 看來這事還得從德日兩國的騷操作里加以引導,看看能不能從中得利,這是歷史賦予的機會,絕無僅有的機會。這個種子在古宇的心裡種下後,古宇今後的所有工作都在朝這個方向努力,但是很多事情,又不能說出來,畢竟還有一個共產國際在那邊牽扯著。

 先把眼下的事情做好吧。

 古宇首先籌劃的就是合理佈局現代工業,前段時間的發展,很多產品國內生產不了,都是靠從美國進口基礎產品和材料回來加工合成。利用自己大腦中的現代文明知識,直接跳過了電子管和晶體管時代,進入了集成板印刷電路的時代,在半導體這個領域跨度比較大,不過也不完全是,畢竟電臺還是這個時代的技術。

 鋼鐵、電力、機械加工,大型化工,航空製造,船舶工業,兵工產業,電子技術等各個領域的總體設計,都進行了完善和擴大。

 1938年6月6日,就在古宇這邊按照協議接手日軍交出的地盤的時候,日照迎來首批延安的客人。

 這天一早,古宇收到劉政委發來的電報,說是中午回來,同時要帶位客人過來,讓古宇準備好午餐。

 古宇想了想,也不知道是哪位客人,就通知日照這邊的空軍食堂中午準備好點的食材,有客人要過來,就一起吃自助餐食堂好了。

 然後古宇帶上白鳳蘭、梁衛蘭、鍾衛劍等人按照電報上說的起飛時間,親自到機場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