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默客 作品

第106章 請願行動

 皇帝和大臣每天要乾的事情,就是“朝堂議事”,或叫上朝,俗稱“開會”。上朝越積極越頻繁,表示越勤政。 

 朝堂上決定的事情,將變成“政令”,“政令”將會影響全國所有人。 

 “上朝”的最基本條件,就是必須有皇帝本人參加。皇帝不在,上朝根本沒有意義。沒聽說過,缺少皇帝參加的朝會,哪怕皇帝不掌權,也要坐在上面裝裝門面。 

 不過,自從陸國老皇帝天昊身體健康出了問題,天昊就沒再去過“議政大殿”。沒有老皇帝上朝,陸國的朝議也就停擺荒廢了。 

 陸國的大臣們都不記得,已經多久沒有去過“議政大殿”。 

 陸國朝廷的事情,再也不經“朝議”,統統直接交給寒促決定。大臣們的奏摺全都交到寒促手裡,由寒促批閱。因此,陸國民間流傳著一句話:人們只知有寒促,不知有皇上。 

 不過今日,久已蒙塵的“議政大殿”突然人聲鼎沸,幾十名朝廷大臣聚集於此,要求重開朝會。 

 這些人並未受到朝會邀請,全是自作主張跑來的。他們公然嚷嚷著,要求老皇帝天昊上朝議事。口稱要面見老皇帝,向老皇帝請安。 

 老皇帝在寒促手裡,大臣們的矛頭自然是指向寒促,要求寒促交出老皇帝。 

 這是一場未經寒促批准的行動,行動的推動者正是楊廉。 

 為了推翻禍國殃民的寒促勢力,將朝廷大權交給太子皋滔,楊廉已經做了很久的準備。他聯絡各府傾向太子的大臣們,今日正式聚集,發起一場前所未有的“請願行動”。 

 他們的訴求是,老皇帝移交權力,由太子皋滔正式監國理政。 

 一百餘名朝廷大臣,盤坐在“議政大殿”的地板上,在皇帝缺席的狀態下,自發集會。聲稱不見到老皇帝,他們就不走。 

 消息很快傳到寒促那裡,寒促又恨又怕。他也怪自己疏忽大意,讓下面的人搞出這麼大亂子。 

 這事他不管不問、不理不睬,就是不交出老皇帝,大臣們光口頭嚷嚷也拿他毫無辦法。但這樣肯定不行,事情鬧大影響就大,影響大了,更難收場。 

 依他的脾氣,他是真想將這些大臣統統逮捕處死,來一場血雨腥風的鎮壓。他真這麼幹,也沒有人能夠阻止。殺一百個大臣,對他來說,只不過踩死一百隻螞蟻。 

 問題是,老皇帝還沒有死,寒促手中的權力,不完全屬於他自己,他只是借用老皇帝的權力。他真把一百多朝廷大臣殺了,老皇帝那裡恐怕不好解釋。 

 寒促便先把孫火雲找來,“孫公公,你去將那些人統統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