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默客 作品

第165章 遭遇背叛

 

王幹遂率軍出征,在距京都三百里之外的一條大河邊,截住賀義正去路。兩軍以河為界,形成對峙。

 

王幹剛剛到達的時候,馬炙就勸賀義正後撤逃離。賀義正只有八千兵力,八千對二十萬,兵力如此懸殊,晚走一步,就會被四面包圍。

 

但是賀義正不同意,他決定要打。他說,後退的後果,就是被敵軍持續追擊,直到無路可逃。

 

當然,他也明白兵力懸殊,沒有勝算。

 

他派出傳令兵,急馳李子成主力大本營,請求李子成率主力前來支援,一起合力打敗王幹。

 

賀義正沒有想到,他卻被李子成背叛、當成了棄子。

 

李子成接到賀義正求援後,召集部屬們開會,商討怎麼馳援賀義正。

 

結果部將血月建議,正好趁著賀義正牽制王幹大軍的良機,李子成主力可直接攻破水國南城。

 

南城是水國最大,也是最富庶的一座城市,水國一半的資源都在這座城裡。佔領了此城,等同佔領了半個水國。

 

此城對李子成的誘惑可想而知。

 

賀義正加入起義軍以後,大帥李子成採納賀義正意見,分兵兩路向京都進軍。

 

李子成率十萬主力從東面向北行進,賀義正帶著馬炙只領了八千餘兵力從南路向北。

 

宮裡龍帝聽說起義軍一路勢如破竹,十分焦慮。

 

他召集群臣朝堂開會,先把群臣痛罵一頓。

 

“早跟你們講過了,要對輕賦稅,讓百姓過上安穩的日子。一個個都當耳邊風,只顧自己升官發財,不顧百姓死活。還說老百姓都老實好欺,不敢反抗。現在呢?起義軍要來割你們的人頭了,你們說怎麼辦吧。”

 

眾臣有口難言。明明是龍帝自己只重軍事、無視民生,多少大臣上奏諫勸過,他置之不理,還故意打擊政見不同、替百姓說話的大臣。

 

如今出了事,焦頭爛額之際,就把責任一股腦推給眾臣。說什麼“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

 

還是太尉嚴檜站出來說話:“陛下,當下緊迫之事,先要剿滅這股叛軍。”

 

也是啊,現在光生氣罵人有什麼用,還是解決現實問題當緊。

 

“叛軍分成兩路,朝廷兵力有限,諸位看,先打哪一路吧。”龍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