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拜訪糜家

 阿斗說道:“表兄錯了,這正是粗鹽,只是過我手之後變成了這樣的精鹽。表兄以為此技如何?” 

 糜威驚呼道:“神乎其技,太子有此能,單憑此技就能賽過陶朱漪頓。” 

 阿斗說道:“表兄,不知糜家現在的商道可還在?” 

 糜威道:“自我糜家跟隨漢中王以來,糜家之前的掌櫃、夥計大都四散天涯了,只有本族的姻親或在荊州或在益州,仍舊從事商賈賤業。” 

 阿斗道:“如此甚好,表兄,若我將此技傳授給你,你能安排人將此技能換成財貨麼?” 

 糜威聽此言,本已明亮的眼神突然就暗了下來,心道:“原來太子也不過將我當成商賈之人!” 

 阿斗見糜威眼神突然失去了光彩,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其中的緣由連忙說道:“表兄,《論語》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如今我與表哥言商賈之事,表哥是否認為阿斗有輕視之心?” 

 糜威忙道:“不敢做此想!” 

 阿斗又道:“表兄,我認為《論語》此言大謬。” 

 糜威錯愕道:“那太子是何見解?”糜威清楚的很,漢朝自從劉邦開始就對商人開始打壓,劉邦曾發佈一道禁令,商人課重稅,商人不得騎馬,不得穿絲綢衣服,子子孫孫不得為官,因此士族一向都看不上商賈之家。 

 阿斗說道:“若無小人之利,何來君子之義!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由此則可先小人後君子。再說所謂的君子之義不過是以小人之利支撐起來的,世人不懂商,只以為商人重利,有悖於道德天下,是小人。其實何謂商業,商業的本質不過交換二字。” 

 糜威細細思索一番後說道:“還請太子說詳細些,我好像突然明白了什麼,又如墜在霧裡。” 

 阿斗說道:“我拿儒家最看重的祭祀與你說,如今之人向鬼神祭祀,不過是將三牲獻上以交換風調雨順,這個和大街上賣貨郎有什麼區別,本質上不還是交換行為。子孫後代向祖宗上香一邊是孝道,一邊不也是讓祖宗保佑,這不也是一種交換。甚至多有不肖子孫,因心願一直難遂,在祖宗已經化為白骨之後還要遷墳的,這和商業中的違約又有何差別。” 

 糜威道:“雖說如此,可商業不同,商業的交換是為了牟利……” 

 阿斗道:“有什麼不同的,難道你向三清獻上三牲所求會比三牲少?不還是所求甚多!表兄,莫要輕視了商業,這才是國家的基石。只有做好生意才能守住道義,千年以前如此,當下如此,一千年後,兩千年後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