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連鎖反應

 熟悉過近代史的人都知道,中國能在抗日戰爭中堅持下來,敵後根據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僅能正面牽制敵人,還給敵人的地方治理造成很大的負擔,現在關羽的敵後根據地不但多,還連成了片。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在外部壓力之下,曹操自然把精力都放在關羽的身上,但是此時曹操的內部卻發生了內亂。 

 他魏國的相國,老幹部鍾繇手下的西曹掾魏諷謀反! 

 魏諷是沛國人,屬於曹操半個老鄉,在鄴城相當有影響,被潁川此時的帶頭大哥鍾繇徵辟。 

 魏諷偷偷的與長樂衛尉陳禕密謀奪取鄴城,只是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快到約定之期的時候,陳禕害怕事敗就將魏諷告發了。 

 魏王太子曹丕殺伐果斷,殺了魏諷,連坐死者數千人,鍾繇也被牽連免了官。此次受牽連的官員中,張泉(張繡子)、劉廙兄弟(劉表故吏)、宋忠父子(劉表故吏)、王粲之子(劉表故吏),和荊州方面全都有著歷史關係,若說這事和關羽沒有關係,我是不信! 

 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投降了關羽,曹操得到南陽郡之後,將南陽郡分為南鄉郡和南陽郡,同時增添了襄陽郡,嚴格來說此時荊州已經有九個郡了,這兩個大佬連家人都不要了,投降了關羽,可見此時關羽北伐一定勝利的觀念幾乎已經是深入人心了。 

 這才是真正的“羽威震華夏!”而不是因為關羽只是水淹七軍就能威震華夏了。 

 這樣一來,襄樊周邊幾乎全部都是關羽的勢力了,一旦關羽拿下襄樊,從南陽出兵直達許昌,一路暢通無阻,甚至曹操慢一點,割須換袍都來不及了。 

 如果曹操的本家兄弟曹仁司令戰死,曹操就如同當年的袁紹一樣,一戰下來,地盤縮水一半,但是曹操相信曹仁能守住樊城麼?只怕是不相信的,因為曹操此時想遷都了! 

 就在曹操與文武群臣商議遷都之時,司馬懿站了出來,說道:“關羽如此勢如破竹,我料想東吳更加害怕,丞相不如以皇帝的名義將江東封給孫權,讓他攻打荊州。之前有過盟約再加上有皇帝的聖旨,我料想孫權應該會去。” 

 曹操此時突然想起來阿斗的那封信,信上所言孫權已經和劉備約定了,只要關羽北伐,孫權就取合肥進攻徐州,若真是如此,那真的是滅頂之災了。但是無論如何,也得催孫權一下,同時也得派細作嚴密監視孫權的動向,如果他有什麼苗頭,也好及時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