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卵石 作品

第35章 荊襄之戰(二)十面埋伏

 諸葛瑾又道:“君侯若降,吳侯欲與君侯結秦晉之好,同力破曹,共扶漢室,別無他意。君侯何執迷如是?” 

 關平聞言大怒拔劍就要砍殺諸葛瑾,關羽忙制止道:“此乃孔明之兄,如今軍師在成都輔佐漢中王,殺他恐傷了兄弟情義,讓他去吧!” 

 諸葛瑾回到大營,對呂蒙搖搖頭,呂蒙表面悄無聲息,其實內心放心許多。 

 廖化才走三日,麥城已經糧盡,關羽知道,再不突圍,就算是劉封的救兵到了,麥城也早已破了。關公說道:“如今已是窮途末路了,該怎麼辦才好?” 

 趙累說道:“將軍,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為今之計,前路受阻,只有你親自殺往上庸,才有一線生機。不如你帶兵突圍往上庸而去,與我留下二百將士牽制敵軍,將軍有萬夫不當之勇,理應能逃出昇天捲土重來。” 

 此時關平突然說道:“父親,當日太子殿下曾有錦囊三個,第一個解了我們缺糧之危,第二個讓窮途末路打開,此時不正是窮途末路!” 

 關平說完,就拿出第二個錦囊慌忙拆開來看,只見上寫著六字“出麥城至臨沮。”眾人看後,參謀王甫說道:“太子殿下真神算也,他怎知如今我們被困在麥城?” 

 眾人聽了王甫之言,覺得言之有理,只是臨沮距此300餘里,現在重兵團團圍困,如何才能到臨沮? 

 就在眾人面面相覷之時,王甫又道:“太子殿下妙算人心,末將拜服,諸君,呂蒙白衣渡江已是天下皆知,曹操肯定不會不知,若我們突圍往臨沮走,東吳最初肯定會重兵去追,但是越是往北,兵力必然會越少,因為臨沮距離襄陽過近,東吳若是重兵壓境,曹操必然會立即對東吳用兵,往臨沮看似很危險,其實是最安全的路徑,我們不妨一試。” 

 趙累道:“國山(王甫的字)言之有理,君侯,為今之計,不妨向臨沮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