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卵石 作品

第58章 劉玄德二辭群臣 孫仲謀受封吳王

 後面便是一連串的人名,宣讀了一個多時辰才堪堪讀完,諸葛亮聽後拜道:“漢中王所言未有德澤以佈於民,然荊州百姓都已經深感恩德。天下臣民不為功名,只為漢中王能延續漢祚,請漢中王繼位。” 

 眾臣見諸葛亮已經拜倒,也都跟著諸葛亮跪下,請劉備登基,劉備執意不肯,但是心中恐怕已有所動。 

 此刻他無比的佩服阿斗的戰俘換長沙之事,長沙雖重要,在登基一事上卻無甚分量。但是那批戰俘就不同了,一萬個戰俘就是一萬個家庭,一萬個家庭分佈於四郡之內,口口相傳之下,劉備的仁義已經徹底的深入人心了,再加上阿斗的《三國演義》文工團的演出,用劉備的仁義和孫權的陰狠、曹操的暴虐一對比,應該讓誰做皇帝在荊州軍民心中那是不用選擇的。 

 劉備還是拒絕了,為什麼呢?因為這才“二請”,這可是做皇帝,怎麼也得三辭三請逼格才夠,劉備也不能免俗。 

 劉備看著階下跪倒的眾臣說道:“眾臣欲陷孤於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地也!”說著又一次進了內殿,任憑眾人再如何催促,劉備都不出來了。 

 諸葛亮見狀說道:“諸位,漢中王之忠義我等早已知曉,只是如今漢中王不願自立,曹魏之山陽公又做不得漢帝,為今之計,只有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就在劉備推辭之際,曹丕命太常卿邢貞同趙諮捧冊執錫到了江東,前些日子就傳來曹丕要給孫權封王的消息,他沒有料到曹丕居然玩真的了,不管怎麼樣,人來都來了,禮當遠接。 

 聽到孫權要出城迎接魏使,群臣麻了。在他們心裡,孫權雄才大略,有大帝之姿,此刻接受了封王,以後稱帝那就是謀逆,殊為不智。 

 顧雍諫曰:“主公本就是江東之主,無冕之王,宜自稱吳王,不當受魏帝封爵。” 

 孫邵諫曰:“主公,魏帝此舉無非是怕漢中王伐魏,我等觀望方可取利,望主公三思!” 

 孫權曰:“當日沛公受項羽之封漢王,後卻十面埋伏殺了楚王項羽,今魏帝封我吳王,漢中王尚無表示,正可兩邊取利,何故卻之?”遂率百官出城迎接。 

 邢貞見百官出城迎接,內心大安,又覺得自己是魏帝的使者,不能跌份,在入城門的時候沒有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