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月去 作品

第 41 章 晉江文學城獨發

 大殿內沒有聲音,漸漸地,誰也不敢低著頭亂看,屏息凝氣,只把頭低得不能再低。

 崇盛皇帝揮揮手,侍衛就把跪倒在地上的賢妃帶出了大殿,緊接著,眾人聽到崇盛皇帝沉聲問黎王:“黎王,這證人你是何時找的,還有這些證據,又是何時發現的?”

 惠妃跪在黎王的前頭,她知道皇上問這個是為何,是懷疑證據早就有,只是等著如今告發。

 便是這樣又如何,錯了就是錯了,還管什麼時候告發?

 黎王跪在地上,回話道:“是前兩日,麗妃身邊的老人找到惠妃娘娘,惠妃娘娘擔心錯怪好人,兒臣就仔細審查一番,結果查出來這些東西。

 兒臣思前想後,雖然賢妃娘娘這些年為宮中做下不少好事,可她殘害後宮嬪妃,更有不少皇子公子死在她手裡,十三弟更是深受其矇蔽,若再不揭發,恐怕日後會釀成更大禍端。”

 黎王說話擲地有聲,“十三弟這些年將殺母仇人認作生母,想來,麗妃娘娘在九泉之下也不得安寧。”

 崇盛皇帝雙眼有些渾濁,他看著跪在地下的臣子和兒子們,眼中帶著兩分玩味。

 這些話倒是大無畏,說得冠冕堂皇,可細數這些日子裡每一樁、每一件事,哪一樣不是針對陳王,當真以為他老眼昏花看不清了?

 陳王不在殿中,賢妃辯無可辯。

 崇盛皇帝當初的確寵愛麗妃,如今也氣憤賢妃做出那種事。但是他的這些兒子,有哪個是真心實意為十三著想,都是藉著機會渾水摸魚,想要的是他現在坐著的這個位子。

 他有一群好兒子。

 崇盛皇帝又問,“那你以為當如何處置?”

 惠妃想給兒子使個眼色,但是她跪在黎王前面,而且黎王已經開口了。

 黎王自是希望把兩人處死,誅其族人,讓陳王再無翻身的機會,可那樣說,未免目的太明顯了。

 黎王低著頭道:“兒臣以為,賢妃娘娘殘害後宮嬪妃、殺害皇子一事證據確鑿,當按宮規處置。而七弟身為賢妃娘娘的獨子,這些年來,也因賢妃所作所為受了不少好處,既是親子,那便不可能半點不知情,更不可能全然無辜。不過罪有輕重,若是七弟並未做過什麼傷天害理之事,那可以從輕發落,若是罪大惡極……自當按大越朝的律法處置!”

 黎王想,若不借著這個機會徹查陳王,那還要等到什麼時候?

 萬一給陳王東山再起的機會,那他這個始作俑者的下場只會更慘烈,到時候陳王可不會對他手下留情的。

 對敵人心慈手軟,那便是把自己送上斷頭臺,黎王可不會幹這種蠢事。

 陳王下場只能有兩個,要麼處死,要麼就終身幽禁,流放黎王都不放心,怕他路上跑了,去西北找趙王借兵謀反。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陳王也別怪他。

 只不過黎王此刻一心想著把陳王摁在地裡起不的不爭就是爭的那句話。

 此時他眼裡有仇恨,有野心,被坐在上頭的崇盛皇帝看得一清二楚。

 而陳王的仇人可不少,此時此刻,慶王也站出得也在理,殺人償命天經地義,皇子犯法尚且與庶民同罪。後宮嬪妃,不為表率,卻不顧法紀,傳出去會讓天下人恥笑,若不以儆效尤,難平民憤。?()???_?_??()?()”

 緊接著,八皇子譽王也站出來了,“兒臣附議。()?()”

 牆倒眾人推這句話在哪裡都適用,又有幾位皇子附議,然後一些大臣也站了出‘臣附議’三字就能把陳王推進火坑裡。

 崇盛皇帝閉了一會兒眼睛,等他眼睛再睜開,裡面已經不剩什麼情分。

 他道:“賢妃殘害嬪妃,證據確鑿,褫奪封號,貶為庶人打入冷宮,賜毒酒一杯。陳王是為其子,先交於大理寺審查,有罪無罪,再做定奪,到時一切按律論處。其餘一干相關人等,審查之後同樣按罪論處,此事由慶王督察,刑部尚書吏部尚書協理。()?()”

 崇盛皇帝沒問刑部尚書,只問了秦臨淵,“秦愛卿,你可有異議?()?()”

 秦臨淵站出來,頭和大殿其他大臣一樣低著,“臣無異議,定當秉公處置。”

 諸位大臣心中又不免多想,秦臨淵可是陳王的岳父啊,交給秦臨淵協理,那是什麼意思?不過再想想,主理人是慶王,讓秦臨淵協理,也是給秦大人一個機會,再說,那些人有秦臨淵知道得多嗎,便又放心下來。

 大殿上還有不少人面露驚恐,皆是陳王的幕僚,早已站隊在陳王這邊,各個臉上神色恐慌,好像天要塌下來一樣,上頭的天沒了,可不就是天塌下來了。

 崇盛皇帝吩咐好這些事,咳了兩聲,李寶順急著喊了聲皇上,崇盛皇帝揮揮手道:“可還有其他事,無事就退朝。”

 說到最後崇盛皇帝好像都忘了,十三殿下蕭秉承還被免了官職。

 一通處置,對十三殿下並無撫卹之意,想來也是荒唐可笑,這哪裡是替人申冤,分明是藉著機會有仇報仇,有怨報怨,把陳王殿下踩在了腳底下



 散朝之後,站在後頭的大臣先走了個乾淨,慶王走到黎王面前,黎王先是起身,然後扶惠妃娘娘起來,意欲出大殿。

 慶王卻把兩人攔住,先見了個禮,好聲好氣的,“惠妃娘娘,六弟,有這樣的好東西,怎麼不早說?”

 黎王一臉嚴肅,“大哥,你飯能亂吃,但是話不能亂說。”

 慶王擠了擠眼睛,道:“得得得,算我多嘴了,我也是感激六弟呀。”

 他是真的感激,看父皇的樣子,已是疑心黎王心懷不軌,其餘人不足為懼,少了一個陳王,那就是少了一個心腹大患。

 趙王在西北,譽王是他這裡出去的人,心裡想什麼他最清楚不過。

 看崇盛皇帝更不在意蕭秉承,那皇位還不是落到他頭上,

 “不過我這也是憐惜十三弟憐惜六弟呀,十三弟這麼多年認賊作母,如今父王竟然一點撫卹都沒有。六弟你費盡心思籌謀這一番,結果這麼一件立功的大事,父皇卻沒一點獎賞,嘖……”

 惠妃娘娘皺著眉,看了眼慶王說道:“大殿下慎言,你

 說這些僭越了,本宮也顧念昔日姐妹之情,不想讓麗妃蒙冤。”

 ?想看將月去的《楚三姑娘苟命日常》嗎?請記住[]的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