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月去 作品

第 126 章 晉江文學城獨發

 蕭允誠是祿王的長子,今年三歲,允興是他的嫡次子,今年出生,還未滿週歲。

 去年出了喪期祿王妃有孕,一年過去,孩子已經滿月了,不過才三個月。

 祿王在這些兄弟中行十二,只比蕭秉承大幾個月,如今孩子都滿地跑了。

 他們這些兄弟多是十五六歲成親,相比之下,蕭秉承不好成婚晚,還因為楚沂年紀小,至今還未圓房。聽說蕭秉承不納妾,孩子不知猴年馬月才有,祿王覺得這也是件好事兒。

 少一個人爭就多分機會。

 但送哪個兒子去,讓祿王犯了難。

 長子聰慧,次子年幼,府上的庶子就算了,要選肯定從嫡子裡面挑選,庶子的身份不夠,日後也沒有外祖家扶持,只不過讓哪個兒子去,祿王還真不好抉擇。

 想了又想,祿王道:“不然還是讓誠兒去吧,如今這個年紀,也是曉事懂事了,興兒年紀還小,如今只會吃睡和哭鬧,我也是怕皇后待久了覺得厭煩。”

 萬一宮人照顧不好怎麼辦,自己的兒子,剛滿月,也捨不得。

 祿王妃道:“也好。”

 祿王轉頭又寬慰起王妃來,“你也別覺得捨不得,若真有那麼一日,誠兒只會感激你我,萬人之上的位置,他如今年紀小,什麼都不懂,怕是不願意離開我們,等時間久了自會明白我們的苦心。”

 祿王妃笑著點了點頭,“王爺說得是,他年紀還小,有些道理不必現在就說與他聽,赤子之心是最要緊的,百善孝為先,皇后和皇上想要的絕不是有人盯著皇位,若是太明顯,恐怕覺得咱們別有用心。況且皇后如今無子,萬一日後別的妃嬪生下孩子,她卻什麼都沒有,難道就不會有別的心思嗎?妾身覺得,這事兒能成。”

 雖然本出來至少有迴旋的餘地。

 祿王妃說道:“那妾身就和誠兒說,是進宮請安,皇后是長輩,尊著敬著就是,前幾次妾身就帶著誠兒過去,也不久留,若是皇后娘娘有意留誠兒在宮中,就順水推舟應下,不留就算了。這才一年,萬一日後皇上有自己的孩子,誠兒也不好做。”

 祿王說了聲好,“那這事兒還得有勞王妃了。”

 “王爺放心,妾身都明白的,絕不會給王爺惹禍。”

 這既然想到就做,不然讓別人搶佔了先機。兩日後,祿王妃就帶著蕭允誠去宮裡請安了。

 蕭允誠年紀小,但被教得懂禮知禮。

 不得不說,還是女人更瞭解女人,再加上這堂兄弟相貌有些像,看著蕭允誠,不禁讓皇后不禁想起自己早夭的兒子,一時之間竟看呆了。

 祿王妃帶著兒子給皇后行禮,“臣妾見過皇后娘娘,誠兒,還不快給皇后娘娘請安。”

 蕭允誠跪到地上,稚童的聲音清脆,“給娘娘請安。”

 皇后意識到自己剛才失態,拂了拂衣襬,“不必多禮,快起來吧。”

 這是祿王妃頭一回帶著兒子進宮,她也說了緣由,“今日妾身進宮請安,還有一事想求皇后娘娘。誠兒年紀小,這些日子總是脾胃不適,想請太醫給看看。”

 天下是皇上的天下,御醫也是為皇上和宮嬪看病診脈。不過祿王好歹是王爺,的確沒到了請個太醫都要進宮請安的地步。

 祿王妃這樣說,無非是想告訴皇后,她和祿王還本分,不敢生事。

 皇后道:“這也算不得什麼大事,何必進宮一趟,孩子還小,這從宮門到永和宮也得好些時辰,日後再有這種事,直接請御醫就是。”

 祿王妃道:“謝娘娘恩典。”

 皇后看著蕭允誠,心裡不知滋味,她道:“脾胃不適,平日吃喝要忌諱些,少食多餐,夜裡睡著彆著涼。”

 皇后是一個好母親,不然當初也不會因為幼子夭折跟皇上置那麼久的氣。

 她又囑咐了幾句,“這天也轉涼了,小孩脾胃虛弱不及大人,要少吃生冷辛辣的東西。是藥三分毒,藥補不如食補。”

 祿王妃年紀也不大,聞言不禁愣了愣,心中難免感慨,若是大皇子還在,絕不會是這般景象。

 但很快祿王妃就斂了神色,“多謝娘娘教誨,臣妾必銘記於心。”

 皇后不知想到了什麼,抿了抿唇,才道:“都是小事,你也不必太往心裡去,做母親的,就算再周全也有疏忽的時候,行了,快去請太醫吧。枝夏,去請陳太醫,是兒科聖手,就請到永和宮醫治。”

 祿王妃又帶著兒子跪下,“謝娘娘恩典。”

 皇后道:“不必多禮。”

 皇后揮了揮手,宮女就出去了,這邊在永和宮太醫給診治看病,診完脈由看了舌苔,問了平日都吃什麼,最後道:“小公子只是年紀小,慢慢養著就是。也不必太過憂心。”

 陳太醫給開了食療的補方,“慢慢吃著就是。”

 祿王妃喜上眉梢,好聲好氣地又跟皇后道謝,然後才帶著兒子離宮。

 下回何時去,祿王妃已經想好了,就說兒子身子養好,多虧了皇后娘娘請太醫診治。

 是該好好

道謝的。

 等祿王妃帶著蕭允誠走後,皇后一個人在宮殿坐了許久。

 說實話,永和宮作為皇后寢宮,很大,也很空曠,但就是太大太空曠了,讓她總覺得缺了點什麼。

 皇后腦子裡亂糟糟的,她想起自己今年才多大,好像不過十九歲,以後的日子還長呢。

 皇后也請太醫診治過,問自己為何不孕。

 按說當時幼子早夭,是傷心,可太醫說身子都養好了,身子也無礙,如今未有孩子,興許是緣分未到。

 皇后心想,太醫是不會拿這種事兒胡說,只有等著一條路,只不過她沒有身孕,後宮的別的嬪妃也沒有,這就奇了怪了。

 當初那些謠言她本沒有放在心上,如今卻不得不細想。

 若是一直都沒有孩子,日後定是要過繼一個,選自然也要選自己喜歡的。

 但她現在還拿不準主意,允誠是個聽話的孩子,今日祿王妃帶他進宮,也不是全然沒別的意思。

 且走走看看吧。

 入秋之後多下了幾場雨,天氣越發清冷起來。

 祿王妃帶著兒子進宮請安的事別人也都知道了,不過倒也沒往心裡去,畢竟藉著請太醫診治的名頭,還算事出有因的。

 只不過過了幾日,祿王妃又進宮了一趟。

 這回就美其名曰,帶著孩子進宮謝恩,感激當初皇后娘娘幫忙請陳太醫的一事,這樣一來,也能讓人知道,祿王府都是知恩圖報之人。

 祿王妃說話依舊客氣,“還得多謝娘娘,陳太醫果然醫術高明,這幾日誠兒吃喝睡覺都好多了許多。以前夜裡總醒,嚷嚷著胃不舒服,如今是好了,臣妾還得多謝娘娘大恩。”

 皇后朝著蕭允誠招了招手,“過什麼謝不謝的,論起來,本宮還是他伯母呢。”

 祿王妃從善如流道:“誠兒,還不趕緊謝謝你伯母。”

 雖說在家中未教過蕭允誠過別的,但是知禮懂禮這些還是教過的。蕭允誠笑時露出兩個梨渦,聲音脆甜,“多謝伯母,侄兒感激不盡。”

 皇后見他才這樣小的年紀就這般知禮,不由道:“也是你教得好。”

 祿王妃道:“哪裡是妾身的功勞,都是伺候的嬤嬤丫鬟用心盡力,前些日子妾身剛剛生產完,一門心思都在興兒身上,對誠兒難免疏忽,實在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