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月去 作品

第 169 章 番外十三楚盈(一)

 作為乾元帝的皇長子,蕭允章有皇帝爹皇后娘,這自不必多說,除此之外,他外祖家是楚國公府有一等公爵,外祖母正一品的誥命夫人(乾元元年蕭秉承破格封的)。

 大舅在翰林院,二舅於乾元元年秋中舉,今年開春中進士,已入朝為官。三舅、四舅、五舅如今都在松山書院讀書。楚國公府滿門學子,但這能算平平,要說厲害的還是他的幾位姨母。

 蕭允章今年也才兩歲,這些話,是在昭陽殿時,聽父皇母后所說。

 大姨母單名一個瑾字,她在盛京、宛城等地辦了善堂,此舉很得百姓稱頌,明光一年辦的善堂,如今已有兩年了,善堂也由原來的三個,增到了五個。

 蕭允章總聽他母后說,“善堂不錯,裡面許姑娘跟著學了醫術,柳姑娘菜做得最好吃”……諸如此類的話,只不過蕭允章從未見過,他年紀也小,兩歲大實在不能邁著出宮去。

 這些事也只是過過耳朵,若說明白,那是不可能的。

 他的二姨母單名一個盈字,明光一年冬月出海,尚未回幾個姨母的事,也不知三姨母去哪兒了,難道跟躲貓貓一樣,給藏起來了?

 他四姨母單名一個欣字,是個風風火火的性子,總在善堂幫忙,很多事都是由她出面打點的,母后總說,四姨母變了許多,從前未想過她會這樣。

 只不過,蕭允章聽人說自己一歲,也就活了一年,未曾有幸見四姨母以前如何,可惜可惜。

 剩下兩個姨母不太熟悉,蕭允章也從沒見過。他如今才一歲,這會兒三月份正是開春的時候,只不過他尚不滿一週,很多事都不懂,但近日總聽母親唸叨,你二姨母要回來了,蕭允章也就知道,二姨母要回來了。

 蕭允章如今也只是張嘴說幾個字,偶爾利索了,說幾句話。

 楚沂也是盼了許久,乾元元年,也就是去年,過了中秋之後她就一直盼著楚盈能快些回來,時間過得很快,眼看都一年的光景了,算算日子也差不多該回來了,只不過一直到臘月底都沒有船隊從海外回來的消息。

 這之前有。

 不過這信寫時還是十一月份,如今都三月份了。

 蕭秉承算了算,寄信的時候船隊已經到了波斯,說是還要出訪暹羅,如今三月了,估計再有兩三個月就能回來了。

 不僅楚沂盼著,嚴氏也盼著。

 日子過得快,這都乾元一年,皇上都登基兩年了,楚沂已經十八歲,而楚盈今年二十二歲了呀。

 不僅女兒們長大了,嚴氏也變老了,不知不覺間,就四十六歲了,比起從前,自然是年老許多,但是家中省心,嚴氏覺得她眼角的皺紋都是笑出來的。

 如今事事順心,長女日子不錯,大女婿官運亨通,三女兒貴為皇后,更不用她操心,其他人都在眼皮底下看著,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還在海上漂泊的二女兒。

 嚴氏這一年多偶爾做夢,夢裡都是楚盈被海水吞噬的場景,夢醒之後久久不能回神,一摸後背,手上盡是冷汗。()?()

 每次夢醒,嚴氏都會去萬象寺上香,拜佛祖菩薩,捐香油錢,這一年多捐的香油錢,都趕上以往三五年的了。()?()

 嚴氏勸自己,夢都是反著沒消息就沒消息,其他隨行的官員也沒消息,嚴氏想,那就是真的沒消息,不存在楚盈出事,楚沂瞞著她的可能。()?()

 而楚盈此時還在海上,已經在歸程了。

 ?想看將月去寫的《楚三姑娘苟命日常》第 169 章 番外十三楚盈(一)嗎?請記住.的域名[(.)]????╬?╬?

 ()?()

 太陽高懸,海面風平浪靜,楚盈站在甲板船桅旁邊,四處都是海,別的什麼都看不見。

 太陽有些曬人,楚盈偶爾想起嚴氏來,她覺得嚴氏完全沒有擔憂的必要。在海上的日子雖算不得頂好,可是比起當初的瀘南莊子裡過的日子,已經好上太多了。

 那會兒為了省些銀錢什麼都吃,野菜饅頭窩窩頭,如今龍蝦鮑魚都拿來當饅頭吃。

 海上待久了,更想吃的反而是蔬菜牛羊豬肉這些。

 不過楚盈能吃到,別人就不行了。

 就拿楚盈在海上的這些日子來說,龍蝦鮑魚常吃,尤其是入夏之後,有水性好的漁夫下海去撈,平日也有漁網,什麼魚楚盈都吃過。

 她還帶了廚子,把那些朝廷官員饞得……想想也挺痛快的。

 不過也不全是閒散自在、看海吹風的日子,的確有幾日驚心動魄,可是最後都有驚無險。

 眼下踏上歸程,楚盈心裡多了幾分思鄉之情。

 她想嚴氏了,也想妹妹,不知楚沂生下的是男是女,外甥也好,外甥女也好,她這回回來,給帶了不少玩意,應該會喜歡。

 她走時楚沂有四個多月身孕,這會兒孩子還不滿一週呢。

 聽火長說,還有三四日的航程就到楚庭了。

 楚盈站在甲板上,吹著海風,三月的天,又地處西南,海上暖和,還有點曬。

 她望著遠處,心道,可算要回去了。

 回去之後先把不好存放的貨物賣了,然後休息幾日,再處理別的貨物。楚盈出發時在船上帶了不少貨物,過了幾個國家,盡數都賣了,有的換成了黃金,有的變成了外邦貨物。

 不少東西金貴,走陸路太顛簸受不住,還得再走水路,從楚庭向東北行進一直到林臺港口,然後再轉馬車,方便把貨物運回去。

 來時總共三十幾艘船,回來三十一艘。去時除了燃料行李之外,裝的都是貨物,茶葉瓷器,鹽糖絲綢,都是硬通貨。

 這隻有出海之後才知道越朝的地位,沒有網絡,信息傳播不快的時候,看其他國家發展,先看兵力,再看來使衣著。

 越朝兵力強盛,出使時海軍三萬,越朝隨行官員,衣冠楚楚,穿的多是綾羅綢緞,衣料上皆有刺繡。

 楚盈一身男裝,衣料刺繡紋樣最多,而出使國家的百姓,還有衣不蔽體者,這也不用多宣揚,拿眼睛看都能看出來越朝國富兵強。

 這些貨物大多換成了黃金寶石,小部分換了當地特產,以

 及從當地買來的種子、特色的衣料。除了這些,

 還有外邦進獻的寶物,

 不過後者少,

 前者多。

 楚盈已經儘量把這些船裝滿了。

 物以稀為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