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用不了多久

 那一次,當值的航天員們已經注意到了反應過程中出現的沸騰徵兆,迅速的減少氦氣的注入量來控制反應速度,但依舊還是晚了這麼一點點,在真空中的化學藥劑不斷的翻湧,最終還是向外噴射出大量細小的液體。

 這些液體觸碰上外面的保護玻璃層,雖然沒有產生化學反應,但是飽含巨大熱量的小藥劑瞬間傳遞大量的熱量給玻璃表面,讓玻璃表面產生無數的熔化坑點。

 最大的甚至已經接近熔穿整個防護玻璃。

 看到這一幕,空間站上的幾個人都不禁被嚇出一身冷汗。

 如果關閉的時間再晚一點,噴濺出來的溶液再大、再多一些……

 這些帶著超級熱量的溶液就會像密集的霰彈一樣,從內向外將整個反應艙打成無數孔洞的篩子!

 而在裡面的三名航天員,也無法倖免的成為它們的靶子!

 甚至有可能一部分的藥劑溶液,擊穿反應艙後飛向後面的空間站……

 事故發生後,反應工作被立刻暫停下來,眾人在後怕中總結了經驗教訓,並相互交流了期間各自觀察到的過程和心得,並好好的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才繼續進行反應工作。

 量大以及長時間重複這樣的工作也是造成疲勞的主要原因。

 在幾人總結經驗教訓後,考慮到穿戴出艙服工作的原因,幾名航天員都需要在進入反應艙前,要進行一到兩個小時的減壓增氧過程,結束後還要再進行一次反向的增壓降氧過程,光這個增壓減壓消耗的時間就超過了三小時,雖說航天員都是經過專門的剝奪睡眠訓練和忍受無聊等待的心理訓練,但把這時間省下來讓大家好好的睡覺不香嗎。

 最後大家經過商議後,向地面控制中心申請並獲得同意,臨時調整了核心艙的佈局,將核心艙裡的部分不能降壓的實驗項目轉移到另外兩個實驗艙內,關閉了核心艙和另外兩個實驗艙的艙門,以及空氣交換連接。

 這樣,他們將整個核心艙都變成了一個增壓降壓艙,六個人在這裡,一同接受降壓和增壓,讓六個人都處在隨時可以穿出艙服工作的狀態。

 這樣一來便節省了大量的降壓增壓適應時間,讓每個人都可以快速的輪換進行反應工作,效率一下子提高兩倍以上。

 只是這樣長期生活在低壓環境會對人體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是六個人都毫無任何怨言,他們每天都帶著一身的疲憊返回,然後躺在睡袋中昏昏睡去,但第二天醒來後,不管是身體上有各種不適,所有人都保持沒有做聲,他們依舊和平時一樣,用最佳的狀態去進行最枯燥也最危險的調製反應工作。

 不過即便是每天六個人分兩個批次,每次6個小時進行輪換,但長時間的疲勞累積還是不可避免的影響到了工作,那次事故便是眾人疲勞之下產生的。

 也正是此次事故,驚醒了眾人,停止了一天的工作,讓大家好好的休息和放鬆了一下,畢竟人

的生理習慣都知道上六天班還得休息一天呢……

 也就是在眾人齊心協力,不辭辛勞眾志成城擰成一股繩的鬥志下,將送上來的上百噸半成品原料,最終變成了數噸合格的液態膠基燃料。

 這幾噸燃料看似不多,但它們可比目前最牛逼的固態膠基燃料還要強悍,因為在某種程度上,這就相當於在技術發展過程中,人類從基礎的黑火藥,直接跳過了中間部分的某甘油烈性炸藥,直接進入到了更安全的爆炸物使用過程。

 而有了這些寶貴的液體燃料,後面的登月過程中,一直困擾章成銘登月計劃中,傳統液體燃料能量密度不足,燃料體積龐大以及自重過高的問題將得到極大的改善。

 設想一下,傳統的登月中,登月艙和上升器自重20噸,但這個重量中,居然有一半多的重量都是燃料,而為了將這十噸的燃料從近地軌道加速,然後再減速到達月球軌道,在這一加一減的過程中就又要浪費十幾噸的燃料。

 這是何等的浪費本就少到可憐的火箭運力!

 而如果有這樣高能效,超高比衝的液體燃料,只需要一噸甚至幾百公斤,就能滿足登月器的降落甚至是直接全部升空返回月球軌道……

 那麼多出來的運力……

 是不是可以製造出更大、更舒適的航天器,讓航天員們住在寬敞舒適的飛船裡面,同時攜帶更多的設備和儀器降落在月球表面進行科考……

 要知道,當年燈塔鷹太陽神登月計劃中,航天員想多帶把鏟子在上面刨土都得經過科學家精心的計算‘斤斤計較’。

 除了獲得寶貴的液體燃料之外,整個過程比預定的時間縮短了五天,但這不是重點收穫。

 最大的收穫是在這些天的無數次反應過程中,六人總結出了一套完整的生產流程,和累積了無數寶貴的經驗。

 這些流程和經驗,被迅速反饋回地面。

 地面上的工作人員,會根據這些寶貴的經驗,重新調整和製作新的反應艙,不僅能減少人員的工作強度,還會極大的提高安全程度。

 科學的本質就是如此,通過不斷的觀察和嘗試,去研究和開發降低人類勞作中的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相信不久,這個反應艙會被新的反應艙給取代,更多的液態膠基燃料,會在新的反應艙中,以更安全和更輕鬆的方式生產出來。

 提前完成任務的章成銘也沒急著返回地面,在地面指揮中心的允許下,他申請執行出艙。

 雖然沒有執行什麼正式的任務,但出艙的目的主要就是讓他練膽。

 提前適應艙外的那種孤寂的世界。

 不過章成銘似乎並不害怕這種環境,他似乎很享受這種感覺。

 看著在艙外享受這個過程的年輕人,幾位航天員在空間站艙內發表著各自的意見:

 “不錯,一點害怕都沒有,心跳和腦電波都平穩的像回家一樣,他天生就是個航天員!”

 “真羨慕他,很快就能去登月了。”

 “嗐,雖然我做不到第一個登月,但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也會有這機會執行登月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