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公孫瓚殺劉虞

 劉虞聽聞李軒打敗袁曹聯軍,又橫掃幷州,掌握北方、中原四州之地,聲勢浩蕩,一時震驚不已。

 有人提議劉虞招兵買馬,防範李軒。

 也有人提議交好李軒,不宜起衝突。

 身為仁長者的劉虞,也不想大動干戈,便派人與李軒交好。

 另一邊。

 公孫瓚得知袁紹敗北,一時高興又擔驚受怕。

 害怕李軒來攻打他,因此整日惶惶不可終日。

 單經建議:“主公尚有一郡之地,如何能與天下雄主抗衡?”

 “至少擁有一州之地,方能聯合南方諸侯對抗李軒。”

 公孫瓚為了自身安危,採取這個建議,打算殺劉虞,奪取幽州。

 恰逢此時,劉虞認為公孫瓚窮兵贖武,和袁紹連年的作戰是對百姓嚴重的迫害,故而想要節制公孫瓚的行為。

 然而公孫瓚聞此事卻大怒,繼而變本加厲的掠奪百姓,如此暴行更是加深了和劉虞之間的矛盾。

 最終劉虞為了阻止公孫瓚的惡行,決定率兵十萬攻打公孫瓚。

 聲勢壯觀,浩浩蕩蕩。

 當時,公孫瓚的部曲放散在外,倉卒欲從東城逃走。

 可劉虞的部隊沒有紀律,未經過訓練;加上劉虞又愛惜百姓,命令不準放火,告誡士兵:“只殺公孫瓚一個,不能傷別的人。”

 劉虞的士兵不習戰,又下軍令不準騷擾百姓,不許損害民居,導致久攻不下。

 公孫瓚於是招募精兵數百人,順著風勢放火,趁勢殺入劉虞兵營,劉虞大敗。劉虞與他的部下往北逃到居庸縣。

 公孫瓚三天就攻破了居庸城,活捉劉虞及其妻子兒女回到薊縣。

 此時董卓已死,獻帝派使者段訓給劉虞增加封地,令其督統六州,升遷公孫瓚為前將軍,封易侯。公孫瓚誣陷劉虞與袁紹謀取稱帝,脅迫段訓斬劉虞及其妻子兒女於薊市。公孫瓚將劉虞的首級送到京師,被劉虞的舊部下尾敦在路上劫走並安葬。

 公孫瓚殺了劉虞之後,得到了整個幽州,日益驕矜,不恤百姓,記過善忘,睚眥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