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疏引 作品

玉蟾瓏巖卷 第二十四章 劍五圓滿

 經營這個行當,就得遵循規律和千古遺傳,可不能著相,毀了祖訓寒蟬。白天,蚯蚓上岸路上鑽,晚上,空中掛著毛月亮,第二天就別想著上山,稻田也無需澆灌。

 南楚之地雖有楚河,也叫楚江,但多日晚霞鯉魚斑,再加上村莊偏離楚江主流河干,灌溉埋下許多安全隱患,影響社會治安。小到呼天罵娘,大到幹一架致傷致殘,可以民風淳樸,也可以民風彪悍!民以食為天,稻子抽穗不及時灌溉,還怎麼吃飯?

 子時的夜晚,不寂寥,雖然沒有星星與月亮,但好歹有蛐蛐,有貓頭鷹,有樟樹作伴。東林老師是村裡四年級的班主任:教四年級語文、數學、體育與自然,甚好一個年紀一個班,五年級及以上學生就要集中到步行兩小時的鎮上。

 夜已深,東林老師堪堪批改完學生作業,來不及找床平躺,妻子催他到田裡引水,走得匆忙,竟忘了把涼蓆帶上。

 今夜太平,無人搶水,無人刁難。

 東林老師引水完畢,踽踽獨行,舉著手電筒發出微弱的光芒,忽然,瞥見溪流河岸上百年樟樹下有人,打招呼也不應,應該是睡著了,那人睡得實誠,不打呼,不左移右翻,安安靜靜的莊稼漢,所幸涼蓆夠寬,蹭一晚也無妨。

 第二天,雞堪堪打鳴,天色熹微,催人起床。東林老師睡覺喜歡左移右翻,不知不覺左腿壓在那人身上,只是稍顯冰涼,或許是露水打的寒顫。

 哪料堪堪醒轉,借朦朧晨光,欲致歉得當。起身對著睡了一晚的同伴呼叫不醒,遂定睛一看,果然那是一張烏青猙獰的臉蛋,媽呀!死在外鄉的短命漢!進不了祠堂,被連夜安置在樟樹下乘涼,或許今天會下葬,可驚擾的人怎麼辦?